第一章(第1 / 7页)
“可说是十分重大。既然安国公不累,何不让他把此行所获说个清楚?”
“国舅刚才不是有说‘幸不辱命’了吗?他已经跟姽方达成同盟的协议,让莽国的奸计无法得逞,左相还有什么好担心的?”皇帝责怪地瞪他。
即使心里有同样的疑问,安国公岳朗清也没有表现出来。
他不动声色地看了皇帝一眼,答道:“臣不累。”
“可是朕”累呀!
大清早就被挖起来上早朝,还被迫听自己不想听的事,谁不累呀!
“启禀皇上。”左相赵政道一点都不懂得看他脸色,还主动、积极地上前禀告“安国公奉皇上的旨意出使姽方之行”
皇帝心里打了一个突,不确定自己真的听到了
舅舅不是在报告这次出使姽方的结果吗?怎会扯到那里去!
他有种尖叫着跳下御座、冲过去问个清楚的冲动,但在莽撞行动之前,没忘记现在是什么情形。
早朝耶!
他正端坐在金銮殿上的皇帝宝座,殿下排排站着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每个都比他年纪大,尤其是站在殿堂中间禀奏的安国公,还是他的母舅。他若敢真的将心中所想的付诸行动,首先就被那些吃饱饭没事做、光会骂人的言官谏得脸上无光,私底下还要被祖母太皇太后及这个舅父大人训到臭头。
什么叫奉他的旨意?明明就是你赵政道建议的!皇帝不乐地在心里嘀咕。
两个月前,赵政道与岳朗清联袂来到御书房觐见皇帝,说强敌莽国近来动作频繁,不断拉拢姽方,担心姽方会与莽国结盟,不利于天朝,建议皇帝派遣岳朗清出使。
那岳朗清向来有天朝第一大使之称。他精通数国语言,曾担任礼部尚书多年,被封为安国公后,主导天朝外交事务,以合纵连横的策略,将天朝的邦国都治得服服帖帖,实为出使姽方的最佳人选。
皇帝接受赵政道的建议,以为姽方王祝寿为由,派遣岳朗清出使妮方,实际上是要说服姽方拒绝与莽国结盟。
一去一回的行程差不多花上两个月,岳朗清于昨晚回到京城,今早上朝报告此行的结果,听起来似乎很圆满,皇帝却越听越不对劲,原本想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得拖延且拖延,哪知赵政道硬要多嘴,又不好当面发作,只好听他说下去。
考虑到后果的严重性,皇帝心中虽震惊无比,俊秀可爱的脸容仍是勉强扯出个笑,保持威仪地问:“国舅,朕没听清楚,可以再说一遍吗?”
“启禀皇上,臣刚才说到”
“等等。”皇帝吞了吞口水,不确定自己真的想弄清楚舅舅说什么“国舅昨晚深夜才回京,一大早又来上早朝,定然很是疲累,不如这件事就留待以后再说,国舅先回府休息吧。”
这番体贴却引来众大臣脸上一阵诧异。
要嘛,一开始就要安国公别来上早朝,怎会等他说到紧要关头,皇帝才要他回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