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第1 / 4页)
是的,回国半年,他终于明白“人才”的标准不是由毕业学校而定,不是由论文数量和质量而定,不是由导师的牛气程度而定“人才”的标准,只由领导衡量决定!
小羊说:你不是有个表哥吗,怎么不去他家里洗?
咦,这是个主意哎,下次洗澡前给表哥电话,去他家洗,顺便还能撮一顿。
汪海洋疲惫地回家,瘫坐在床上,一句话也不说。
他终于知道了一个普通海归办事的困难了。
两次了,他被同事和朋友推荐去大学,一次与院长,一次与副校长直接面谈,但是,都没面谈出结果来。
天气越来越冷了,农民工宿舍楼的洗澡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因为出租房是简易宿舍,每层一个公用卫生间,是成本最低的蹲坑式,而洗澡,也就在那个冰冷的小间子里。热水是没有的,暖气也不可能,要命的是,洗手间有块玻璃破了,风一吹,嗖嗖地,若再在那里洗冷水澡的话想想,就一身鸡皮疙瘩。
农民工朋友不怕冷,或者说,他们抗冻能力更强,选个晴天的日子,先出去跑一身汗,然后用电棒烧半桶热水,然后该怎么洗就怎么洗,边洗还边大声唱歌,那歌唱的,意气风发,豪迈热情。他们说,这条件,比起农村,已经算好了。
听听,人家是怎样的生存能力?但詹小鹏呢?他以前全是用热水器的,家里是,大学里也是,大学毕业了,却没这条件了。
但没办法,就算再冷,也得洗。詹小鹏先用报纸把所有的漏风处给堵牢,烧了一桶水,然后就学着民工哥的样,唱歌,可是,人家唱得热血沸腾,而他唱的声音发颤,一听就感觉一个可怜小男孩在受冻挨饿
也许是推荐的同事的级别不够高,所以他这个海归也不受重视;也许是他的条件太高了,他提了当初建大开给他的条件,一个副教授加一套房子,他觉得这样的条件理所当然但对方却需要再考虑考虑;也或许,他并不是校方感兴趣的人反正,谈话气氛根本没有上次在香港与建大的刘院长那般如沐春风的知交感觉——无论怎样,与刘院长的那次谈话,是汪海洋至今为止最为满足的,若不是结局不好,不然,如此一见如故的伯乐与千里马,在学术界里会是多么让人羡慕,这样的故事一定会流传成为佳话只可惜,故事只有开端,却没了结局。
汪海洋心里不平。
唉,海归知识分子,不过是匹马。没有伯乐,这马,只能空在马厩里看光阴流逝。
不不,海归,其实比马还不足,马郁闷了,还能鸣叫几声,若声音被伯乐听到了,还有出头机会,可是,汪海洋,他现在,能发得出声音来吗?
他现在终于知道了建大的黄博士在食堂里对他说的那番话是多么有深意——
逃回房间,詹小鹏立即躲进被窝里,簌簌发抖。
小羊看着他说:要不以后去公共浴室里洗吧?
詹小鹏在被窝里回答:最便宜的也要10块钱呢。
小羊说:那就少洗两次嘛,你看我,两周洗一次
詹小鹏笑骂他:你也不闻闻自己臭成什么样了,不过,反正你没女人,臭也没关系,但我有老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