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第1 / 3页)
主持人:但是他们可能会经历很多的失败。
莫教授说:年轻人,多经历几次失败,不是坏事。
支持人:但是有一种说法,大学生就业,比拼的是家长的社会能力,您怎么看?
莫教授说:有一部分是的,有一段时期是的。但是从整体以及从长远来看,更多是比拼学生自己的综合能力。
路光明插嘴说:靠,什么生存状态不佳,是极其恶劣!你们这些社会精英再不关注,蚁民们都要造反了!
詹小鹏摆摆手说:先听吧,别说了。于是三人安静。
主持人说:莫教授,现在“蚁族”问题不仅国内关注,一些海外媒体也很关注,近段时间,日本共同社,cnn均有报道,他们认为“蚁族”剧增将成为中国社会不稳定因素。对这种观点,莫教授是怎么看待的?
莫语不慌不忙地说:近几年,我一直非常关注蚁族问题,不仅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也关注他们的精神状态,对一部分“蚁民”我甚至追踪了两三年,一直关注他们的变迁和发展。我很难过他们最初的辛苦和茫然,但是,很多“蚁民”都认为“蚁族”是大学毕业生在成长为有担当、富于责任感的成年人的必经阶段。这种乐观的态度让我很欣慰。所以,我认为,一些外媒所认为的“蚁族”剧增将成为中国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观点,是不理性的。
主持人说:但是,您在以前的发言中,您一直是对这些弱势群体所承担的巨大压力以及遭受的生活困苦而痛心疾首。
周末,詹小鹏的蚁穴里,三个男人各干各的事。路光明上网,小羊看考研书,詹小鹏打扫卫生。
路光明突然指着电脑屏幕说:“这个老男人又出来了,似乎是个什么蚁族问题专家,老是出来谈论蚁族话题”
小羊从书本上抬起头,詹小鹏好奇地去看电脑屏幕。路光明索性打开了音响,把音量放到最大。
屏幕上,是一位知名主持人在采访莫语教授。
在巨大的演播室里,背景是“蚁族”两个大字。主持人坐在沙发上,茶几上是个笔记本电脑,莫教授气定神闲地坐在对面。
莫教授说:这丝毫不矛盾。在战略上说,我对这批80后年轻人充满希望,我抱着很乐观的态度,他们不是我们以前想象的“茫然的”、“不理性的”或者“愤怒的”一代,事实上,他们很有担当。但是,在战术上,我是抱着极其谨慎的态度看待。我已经看到了这个全社会的“蚁族”问题,所以从不回避,努力想用疏通的方式解决。我多次在媒体发言,希望政府在一些政策上能尽多地考虑这批目前来说是弱势人群的生存现状,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他们创造更宽松的条件,不要让他们因为危机重重而感到对生活绝望。政府完全应该尽到这样的责任。
主持人又问:我明白了,就是说战略上信任、乐观,战术上谨慎、敬畏,充满危机感,对吧?
莫教授点点头。
主持人:您觉得,成为“蚁族”是80后面向社会的一个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吗?
莫教授说:是的,从底层做起,这是正常的。完成大学学业,不过就是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技术积累,但是,知识和能力的真正实质性的飞跃,需要社会中的实践,甚至需要很多的失败之后才能完成。那些认为完成了大学就可以立即找到好工作立即有好前程的想法,其实是很浮躁的。
真的是“蚁族”话题,他们感兴趣的,于是三个脑袋挤在一起看节目视频。
主持人说:“大家好,我们今天要一起来探讨一下‘蚁族’话题。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因为具有与蚂蚁相类似的‘高智、弱小、群居’的特征而被称为‘蚁族’。有人说,他们是继农民、农民工以及下岗职工这三大弱势群体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
说着,主持人操作电脑,演播室大屏幕上出现了显示着“蚁族”生存状态的图片:有的是一个房间里竖着4个上下床铺,有的是环境糟糕的公用设施,有的是混乱的交通状况,有的是人才招聘大会上的拥堵场面。
小羊说:哇,看起来我们住的算好了嘛!才三人一间,你们看刚才那4个上下铺,8个人睡!
这时莫教授说:顾名思义“蚁族”是像蚂蚁一样为生存而奔波忙碌的族群。他们虽然大学毕业,但大多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月入不到2000元,聚居在城乡结合处,生存状态不佳。他们的情况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