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4节(第1 / 5页)
"这么一点点路,打车不是很方便?"
老李的评论不单给普通记者,连领导也不例外。
久而久之,老李有了个称号叫做"牛师傅",为"史上最牛师傅"的简称。流传中的"牛师傅"有三不原则:太早不出车,太短路程不出车,下午往西不出车。
流传与现实的效果不一样。流传中的牛师傅很传奇,现实中的老李有点讨人嫌。这年头,谁喜欢被人嘴皮子上白说几句,牛师傅的评论固然有个性,但是没人爱听他的评价。于是找他派车的记者没有了耐心,有时不冷不热地回敬几句,有时打车,有时索性自己开自己的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李的里程数任务总达不到,而记者要报销的出租车发票日益见多。
单位里人人都有工作业绩考核。老李几次没过。
082
婚礼开始了,金牌司仪用他能翻滚得密不透风的三寸之舌,制造着一浪接一浪的高潮。而这时,另外一个故事也开始了。
如果婚礼可以用"梦幻"来代言,那另一个故事只有最现实不过的两个字:职场。
讲这故事前,先要介绍老李。
老李是我们现在杂志被买之前的老杂志的员工,而那老杂志的年龄比得上一些80后小记的年龄了,老李是在杂志创办时就来了。所以,在我们所有员工中,他是最有条件讲"资格"的。
老李是老员工,资格老,向年轻记者求人的话说不出。其实若他向大家说他需要里程数,看着老员工的面子,人人都让他出车了。
杂志要裁员,老李首当其冲。我们的杂志是本靠市场吃饭的杂志,每人都要身兼数职,这里只讲效率和竞争。老李是没有竞争力的,终于,杂志不再与老李续签合同。这意味着,见证着杂志兴衰历史的最老资格的老李,有"史上最牛师傅"之称的老李,他失业了。这是两天前的事。
新娘小俏的请帖早在两周前就发下,老李丢了工作不想丢脸面,答应了新娘的婚宴,再丢工作也要来。
当新人们开始逐桌敬酒的时候,老李也开始逐个向老同事们敬酒,对每人都喝满一杯。
在新杂志里,我的资历算浅的,一年不到,见有个最老资格的同事向我敬酒,赶紧站起。老李拍拍我的肩膀,问:"漂亮姑娘,你是不是从没坐过我的车?"
老李先是做打杂的,然后做校对,到后来,成了司机。等老杂志被买下后,老李就作为新单位的新司机。
可能经历了上世纪80、90年代的工作规律:媳妇熬成婆,觉得自然而然苦尽甘来。所以,老李这司机当得蛮有点个性的,至少,在不懂"资格"是何物的小记们的感觉中很有点"个性"。
明明是个好人,可是,当有记者需要出车时,老李都会有几句个性评价:
"7点钟就出发啊,这么早?"
"下午去临安?朝西方向,很刺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