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 第九百三十五章

第九百三十五章(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伯给他的信,始终都是梅兰芳心中不可抹煞的标记,大伯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平凡的人,不要唱戏,平平凡凡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大伯生命走到尽头时感悟出的。

可是在踏上高峰之后,陈恺歌在电影艺术这条路上却似乎走进了一条死胡同,让他在以后创作的每一部作品都始终被人习惯性的拿来和《霸王别姬》做比较,而事实也证明,陈恺歌在《霸王别姬》之后,始终都没能再攀上另一座高峰

特别是那部《无极》,直接把陈恺歌打入了无底深渊,折服了数年,这部《梅兰芳》顺利成章地成为了陈恺歌必须打赢的一场翻身仗。

他很讨巧地选择了自己最擅长,并且最成功的京剧元素作为创作的首选,但与此同时也一步步地迈入自己那座艺术顶峰的阴影。

观众们不会去管《霸王别姬》与《梅兰芳》从类型上就截然不同这样一个事实,观众们只会在乎二者同样的京剧元素孰优孰劣。

当张国容用自己的纵身一跃,把昔日的荧幕传奇定格为了永恒的经典,忧郁的黎名能否挑战成功,也就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而人们对此多数都早早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除去雇佣杀手多少荒诞不经之外,还有出访美国时,“留洋回来的”邱如白却显得浪得虚名。

言称莎士比亚的邱如白,照理不应该不知道洋人听歌剧的习惯,比较好的解释可能是他欠缺些文化相对主义的考量吧。

到后面蓄须明志的部分,则更显游离,空谈民族大义,却缺乏绵密的铺陈,虚构出来的日军文艺兵形象更是薄弱,形止都不断彰显着自己的虚构身份,直到在困惑和压力中玉碎。

影片结尾,本可显出不温不火,或者微言大义的力量,结果多少有些不明不白和意犹未尽之感。

所谓虎头蛇尾,看上去陈恺歌可以做出三十分钟的大师级作品,如果能再好一些,至少《梅兰芳》会成为遥望《霸王别姬》的另一座高峰,毕竟他们那么相像。

这是黎名的悲哀,也是《梅兰芳》的悲剧。

事实也是如此,黎名在《梅兰芳》这部电影中的表演。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毫无任何亮点可言,他那种优柔的气质,并没有为表现梅兰芳的性格特点起到丝毫作用。

相反地,这种优柔,给人以一种始终不在状态的感觉,就拿梅兰芳与孟小冬之间的那段对戏来说,黎名的肢体动作十分僵硬,无法给人以一种京剧大师的感觉,这构成了影片中段一个不可否认的败笔。

整部影片中最让人称赞的段落基本上都被定格在了第一段之中,少年时期的梅兰芳扮演者余少峮给人的感觉,绝对可以用惊艳二字来形容。

余少峮扮演了梅兰芳从少年到成名阶段的整个过程,也是梅兰芳早期人生经历中最具有戏剧性的一个时期。

这或许也是陈恺歌绕不过去的一个命题,当初,陈恺歌要拍《梅兰芳》,大家的第一反应难免是要拿来与《霸王别姬》进行一番对比。

的确,《霸王别姬》在陈恺歌的导演生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他艺术生涯中最闪亮的巅峰,影片中对于传统文化、生存状态、以及人性的思考与表现,都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出色程度。

《霸王别姬》的成功在给陈恺歌带来蜚声国际的名利与口碑的同时,也把他推入了一个创作的窘境。

影片中段小楼与陈蝶衣的悲欢离合,持续了整整半个世纪,半个世纪的起伏动荡造就了这段影史上不朽的传奇。

《霸王别姬》本身有着一个戏剧张力十足的出色剧本,有着挣扎的社会环境、有着大范围的时代背景、有着丰富的人生百态,它充满着生生死死的戏剧冲突,节奏感与冲击力伴随着戏剧元素的相互碰撞得到了最完美的爆发,于是,陈恺歌的电影传奇诞生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