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姬 第784节(第3 / 5页)
推荐小说:
曹备觉察到六公子的心思后, 就不动声色的暗中指点他。他本意只是偶发善心, 不想天降洪福,六公子竟然继位为帝了!
曹备觉得这真是老天开眼。不然换其他几个公子上去,那赵国就要多一个连字都不认识的大王了。
但六公子就算成了大王,却仍然是那个胆小怕事的六公子。
曹备因与他的渊源,也成了这位大王的亲信之人,有时不好与外人说的话,不敢当着外臣发言的东西,他都要先跟曹备商量商量。
曹备不以为苦,他也能理解六公子的处境和为难。
大王的六公子竟然不学无术。
不过细想起来,曹备也相当同情六公子。或者说大公子之下的公子都和六公子是一般情况。
先王年轻时还有些规矩, 等赵国全在他掌握之中之后,他就不再顾忌那些老臣的规劝了。
所以先王没有跟王后生下太子, 任由宫中妇人调拨弄权。
曹备很清楚, 先王并没有宠妾灭妻的心思, 他只是不在乎。
毕竟这个王位算是六公子白捡的,谁能想得到呢?先王从来都没对六公子另眼相看过,也没人会猜六公子会继位。
可先王就是生生熬死了大公子,死的时候又没留下话来指一个太子,这才叫诸臣无所适从,只好在现存的几位公子中选。
叫曹备说,六公子能继位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脾气。
有先王那样的大王,诸臣肯定都想要一个和软、脾气好的大王。
六公子从长相上就透出一股老好人的气质,半点脾气、半点傲气都没有。
王后没有一儿半女就离世了, 他也不在意。
大公子能有先生, 乃是因为他虽非嫡,却为长。所以自然有先生主动上门要教他。
但剩下的公子们就没这个好运气了。
先王再不关心, 于是宫中就多了一群目不识丁的公子。
不过他们之后也就是被赶出宫自谋生路而已,所以也没人关心他们到底有没有读书, 识不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