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中国反恐怖——保卫中华丛书之八 > 第21章

第21章(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近年来,中国特种部队已发展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海、陆、空,立体作战能力的特种部队之一。在继承传统侦察、突袭作战方式的同时,配备了现代高科技武器装备,加强了野战训练。

装备特殊而先进的中国特种部队,拥有海上快艇、陆地战车、空中飞行器,俨然是一个微缩精锐的“小三军”。他们既配有单兵携带的无声手枪、多功能匕首、微型冲锋枪、狙击枪、微型炸弹、定向杀伤地雷、特种炸药,又有特种作战飞机、特种直升机、滑翔动力伞、运输机、便携式卫星信号接收机、夜视仪等,从最原始的冷兵器到最现代化的智能武器样样齐备。

到此,读者可以喘一口气了。这里讲述的并不是一场真实战斗,而是始建于1991年,已先后完成了百余项“特殊任务”的北京特种部队,于1998年12月下旬在横岭山长城脚下进行的一次实战演习。

在现代战争和日常人民生活中,特种部队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特别是在反恐怖、反暴乱、反劫机、营救人质以及局部战争中具备强大的突袭作战能力,是各国军队中一支极具威慑力,不可缺少的拳头兵种。

特种行动通常很难由常备军来发动或实施,而特种部队凭借独特灵活的作战方式,却能出奇制胜,给敌军以重创。

二战期间,英国成立特种作战司令部。1943年2月,司令部策划并组织了破坏挪威维莫克化工厂的行动,使德国原子弹的研制进程严重

受阻。

总部密电:据情报,敌m6地空导弹营已安扎在临近北京的横岭西北地域,企图阻挠我空军出击作战。情况万分紧急,总部命令务必一举摧毁。

接到任务后的北京某部特种部队立即派出特战加强排35人,徒步急行军50多公里,于12月20日拂晓前赶到横岭山下,准备对敌地空导弹发射阵地实施破袭战斗。

凌晨,大雾弥漫,横岭山谷一片静寂。突然,敌军营地的山坡上空,接连飞起几架白色动力伞,迅捷地绕过山坡,霎时间就消失在白色晨雾中。

敌军警戒雷达四处搜索,却没料到,我特战排的突击队员已潜入了他们的核心阵地。

薄雾渐渐散去,战斗的序幕已经拉开。特战排兵分五路,按预定目标包抄敌军营地。潜伏在敌军腹地的突击队员开始在重点地域设下炸药;与此同时,五路人马按照预定时间同时发起进攻,激战中,机枪、冲锋枪声在山谷中回荡。毫无防备的敌军惊惶失措,乱作一团,未待敌人醒过味儿来,突击队员已迅速撤离敌军营地。在撤离途中,遥控引爆炸药,爆炸声轰鸣不已,敌军的指挥中心、警戒雷达、通信中枢、导航系统一片火海……特战排出色地完成了总部下达的任务。

在战争中,使用非常手段除掉危险凶狠的对手,常常是特种作战的重要使命。1942年5月,英国安全协调局的秘密行动小组成功地暗杀了希特勒的接班人海德里希,严重地削弱了德国最高层的领导力量,有力地打击了德安全部门的嚣张气焰。

各国为达到营救战俘、解救人质的目的,在政治、外交努力无效的情况下,曾多次使用特种作战部队实施营救作战。

中国特种部队扫描

中国的特种部队一向鲜为人知,就连记者也极难接近他们,采访拍照更是困难。人们印象中的中国特种部队,大半得自一些军事刊物的零星介绍,像身着迷彩服、头戴迷彩钢盔、脸上涂有颜色,同时,装备先进尖端的现代武器……而对特种部队真正意义上的“独特”之处却很少了解。

实际上,中国特种部队的历史很久远,早在红军年代就有侦察先遣“手枪队”,以后有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武工队”,把敌人搅得难以安宁,闻风丧胆;朝鲜战争时期,深入敌后奇袭南韩精锐之师“白虎团部”,破坏美军作战计划;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中国特种部队反击至敌腹,使越军高层坐卧不宁。

收到情报,浩浩荡荡的敌军大部队从100多公里外的营地赶来救援。

刚出营地,我特种部队的无人驾驶侦察飞机就把情报传回作战指挥中心,计算机控制的标绘笔把敌军的前进路线和速度精确地标绘在地图上。

随后,特种部队的中程地面活动目标侦察雷达、声振探测器、战场侦察电视等侦察设备全部打开,构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侦察网,敌军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我军监控之下。[奇书网Jar电子书下载乐园—QiSuu.Com]

在敌军必经的一条山路旁,我军一支特战连潜伏着,将打一场狙击战,以切断敌军中腰,与我军其它部队配合作战,一举歼灭敌军。

特战连队员个个身着迷彩服,头带迷彩钢盔,肩背冲锋抢、电台,腰插手枪和匕首,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物,挖设猫耳洞,搭建暗堡、窝棚,设置高、中、低多层次火力点,准备伏击敌军大部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