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世卿赵氏(第1 / 3页)
太子赵伯鲁(春秋时期世卿家族中继承卿位的儿子也称太子)结结巴巴的背诵一段,一脸尴尬的说道:“启禀父亲,孩儿实在太笨了,只能背诵这么多了。”
赵鞅面露不悦哼了一声,“赵罗,你接着背。”
年轻的赵罗脑瓜子机灵,只见他头脑一转,“启禀父亲大人,孩儿把竹板丢了,实在背诵不出来。”
两个儿子的表现令赵鞅在姑布子卿面前甚是丢人,于是对着二人怒道:“三年前,为父在交给你们的时候,就曾经告诉过你们,抽空我一定会考你们对训诫之辞的掌握情况,怎么到现在都不能完整的背诵下来,这成何体统。下去继续背,如若再背诵不好,家法伺候。”
赵伯鲁、赵罗赶紧溜了出来。
就在豫让开始马夫生活的时候,在晋国都城的一处繁华地带,另一个重要人物将要出场了,他就是晋国的二号人物,中军佐赵鞅,也是本书的主人公之一。
赵鞅,嬴姓赵氏(春秋战国时期一姓多氏,其中赵氏、梁氏、还有建立秦国的嬴氏都属于嬴姓),时人尊称为赵孟,史书中多称之赵简子、赵简主。由于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没有嬴鞅一说。春秋后期晋国六卿之一,赵氏大宗宗主。赵鞅高大魁梧,目光冷峻,须发浓密,高鼻阔嘴,具有一张完全北方的脸;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底气十足、铿锵有力。是晋国的弘股之臣,在朝中仅次于执政智跞,任中军佐。
晋国都城,新绛赵府。
赵氏宗主赵鞅正在向家臣姑布子卿请教几个儿子的资质。姑布子卿是当时的名士,赵氏的家臣,著名的阴阳家,深谙八卦相面之术,且相术精明,影响甚大,后世相士把他奉为相人术之祖,相人术也被后人称为姑布子卿术
。
赵鞅尴尬的望了望姑布子卿,“先生看了之后,有何感想?”
姑布子卿微微一笑,“大公子面相和善又生性敦厚,这样的人在当今的世道上很难立足,若要执掌一个家族恐难胜任。()少公子眉清目秀又生性顽皮,不可给予大任。容臣直言您的这两个儿子没有一个可以担起赵氏中兴的大任
赵鞅:“今日请先生来对几个犬子相一下面,看看几个犬子中谁能够担起赵氏中兴之大任。”
相对赵鞅高大的形象,姑布子卿就显得瘦小一些;听完赵鞅的话,姑布子卿说道:“主公客气了,能为各位公子相面乃是微臣的幸事。”
随后赵鞅将嫡子赵伯鲁、赵罗两位公子叫了过来。
姑布子卿认真查看完两位公子的面相后,转过脸向赵鞅,“我记得三年前主公曾将训诫之辞交给几位公子背诵,今日主公不防考一下他们的才学,看看这几年两位公子对赵氏的训诫之辞(即教导和告诫的话语)掌握的如何?”
赵鞅听后对两个儿子说道:“三年前,为父曾将训诫之辞书于竹板之上,让你们学习,不知这几年你们学习的如何,现在给我和各位大人背诵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