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赵氏筑城(第1 / 3页)
于是赵鞅处理完朝中政务之后,于当年秋天以查看封邑收成的名义前往晋国北部的封邑。
远离都城,大家都非常高兴,一路有说有笑,不知不觉来到羊肠坂(山西晋城境内)地界。由于山道崎岖很难行走,所有家臣都下车帮赵鞅推车。只有一个叫虎会的臣子不给赵鞅推车,他扛着戟一边走路,一边悠闲地唱歌。
见此赵鞅很生气,不悦的对虎会道:“我上这条坡路臣子都出力帮助推车,惟独你不帮助推车,扛着戟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你身为臣子根本不把家主放在眼里,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侮辱主公。”
自从上次在朝堂上将中行寅企图弹劾执政的阴谋揭穿之后,赵鞅明显感到范吉射和中行寅对自己的冷淡甚至是在一些事情上有意作梗。()但是赵鞅是一个不肯认输的人,他不会因为别人的冷眼和作梗就会屈服。
在此后的几次较量中,竟有不少朝臣向着中行寅说话,这令赵鞅有些气恼,回到府里之后,他很是不高兴,就将这些事情告诉董安于、姑布子卿、周舍等几个重要家臣。赵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遇事不会憋在心里,而是很直接的把这些事情告诉亲近的人让他们一起分享。
听完之后,姑布子卿说道:“从这件事情我可以看出,范氏已经出手帮助中行寅了,范吉射是一个油嘴滑舌之徒,他很善于拉拢群臣,现在之所有这么多的臣子帮中行寅说话,肯定是范氏帮忙了
。主公应多加注意才是。”
直性子的周舍不以为然,“这也没有什么,朝堂本来就是党同伐异的地方,今天这些人跟你明天又会跟别人,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主公不必气恼。”
“身为臣子侮辱主公,该当何罪?”
“身为臣子侮辱主公,罪该死上加死。”
赵鞅不解,“什么叫死上加死?”
“就是自己被处死,妻子儿女也被处死,就叫死上加死(有点像后世的株连之罪)。主公,您听说过身为君主侮辱臣子的事吗?”
“没听说过,身为君主侮辱了臣子,又会怎样?”
赵鞅没有说话,望了望董安于,这位老爷子还没有说话。简单说一下,在春秋时候世卿贵族家里一般都有家臣,有些家臣还在朝中当官,这些家臣也分三六九等,家臣的头称为宰。董安于就是赵鞅家臣中的宰,这时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董安于出身史官世家,先祖董狐,孔子称为“古之良史”。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人后文韬武略,忠义仁爱。
董安于这才说道:“主公,我看这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你想想不久前你在朝堂上直接揭穿中行寅想当执政的阴谋,当时都没有多少人反对,而现在一下子涌上来这么多的人反对。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范氏和中行氏肯定是联络了这些人有意对付主公的。照此发展下去,情况对我们不利啊。您想想,二卿的封邑就在绛都周围,而我们的封邑却远在北部地区,一旦有个什么事情,调集兵马人力都困难。”
听完董安于的分析,赵鞅和家臣们都觉着有理。吃惊之余,赵鞅问道,“依先生之间,我们将如何处理?”
“建造属于自己的城池,此事已经在臣的心中积压了很久,由于耗费的财力物力巨大一直没有跟主公说过,主公你看智氏有郇城,二卿有都城,魏氏有安邑,韩氏有阳翟;这些城池距离他们的封邑都很近。而我们呆在都城,距离封邑太远,而且还没有自己的城池,今后若有不测,连个藏身的地方都没有,所以微臣建议在我们的封邑选择一处有利的地形建造城池。”
董安于的建议令赵鞅等人瞠目结舌的同时,更是觉得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