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春秋裂 > 第十一章 宗周苌弘

第十一章 宗周苌弘(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士茁不解的说道:“帮助范吉射的刘文公已经死了,难道他还会向死人报仇不成。”

“但是为师我还活着。他一定会胁迫周景王交出为师,最后杀了为师才肯班师回朝。”

“那老师你还不快跑,在这里等死吗?”

“刚才的卦象你也看到了,为师命该如此,跑不掉的。”古人是很相信命的,只要是命中注定,他们都会认命的。

许久苌弘对士茁说道:“但为师在临死前一定要交代一件事给你。”

公元前492年6月,晋国执政赵简子赵鞅以宗周曾经帮助过二卿叛乱为由正式发兵十万攻打宗周城,很快就打到宗周城下。

宗周宗庙内,大夫苌弘正在卜卦,傍边是他的学生士茁。不一会儿龟壳已经烧裂,苌弘和士茁伸长了脖子望着裂纹,看罢,苌弘大呼一声:“我命休矣,我命休矣。”说罢老泪纵横,“我一生为了周王室呕心沥血,竟然会落到这个下场,看来天不助周啊!”

苌弘,字叔,又称苌叔。周景王﹑敬王的执政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据史书记载苌弘公元前582年生于四川资阳,也就是说到公元前492年,赵鞅伐周的时候苌弘已经九十岁了,放在那个年代这个岁数是完完全全的老寿星了。春秋末年是正值百家争鸣的时期,像孔子游列国讲授他的儒家学说,姑布子卿游列国讲授他的相面学说,那么苌弘又是那一家的代言人呢。

史书记载苌弘是我国“方术”的主要代言人,也就是观测天象、推演历法、占卜凶吉、求鬼发神等这些事情,《淮南子》是这样描述他的,“天地之气,日月之行,风雨之变,历律之数,无所不通”。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专搞封建迷信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在2500年前,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一个国家的祭祀、战争、外交等军国大事都有这非常重要的作用。()就连博学多才的孔老夫子也曾向苌弘学习“乐”的知识,足见苌弘的学识和地位。

准确的说苌弘是个忠臣,他在王室任职期间,国家已经出现了“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的局面。为极力辅佐周王,维护王室的尊严,苌弘巧妙地运用自己精通的“方术”为周王寻找统率天下的依据,从而达到控制各诸侯国的目的。帮助王室摆脱困境,苌弘和他的主公刘文公商定在瀍水以东的狄泉附近扩建成周城。由于周王室财力匮乏,苌弘四处游说,争取到晋国和其他诸侯的支援,最终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

“老师请讲。”

“根据我的分析赵氏在赵鞅之后定会与智氏之间展开一场晋国主导权的战争,虽说目前智氏的地位远不及赵氏,那是因为智氏没有人辅佐,若有姜太公一样的人辅佐智氏,那么赵鞅之后的智氏一定会超过赵氏,到那时也就是赵氏的末日到了。我意你找个机会投奔到智氏门下辅佐智氏,等智氏灭了赵氏也就为为师报仇了。”

政治上苌弘对诸侯坐大的行为很是看不惯,在范吉射、中行寅围攻赵鞅的时候,苌弘曾经为二卿出谋划策,帮助二卿打击赵鞅已达到削弱晋国的目的,可惜的是英雄末路,时运不济,二卿不但没有削弱赵鞅,反而被赵鞅赶出了晋国,更给赵鞅造成了出兵宗周的借口。

望着卦象卜出来的结果,苌弘重重的坐在地上,他知道赵鞅这次一定是有备而来,不得到点什么他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他理了理思绪对学生士茁说道:“赵鞅这次出兵宗周,肯定不是为了消灭周王室,他没有这个胆量。”

“那他是为了什么?”对于老师的话,士茁不解的问道。

“扬名,他出兵宗周纯粹是为了扬名,在诸侯中树立威望,同时打击那些曾经帮助过范吉射和中行寅的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