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1 / 5页)
“严先生到是有远见。可惜当时我不认识你。否则这总代理也不会给石天明了。我听柳小姐说,严先生虽然不是学医学的,但上路极快。那30万美金已经销的差不多了。”
“不过,严先生,我到认为象你这样的一批现代企业管理者和商人,会成为一股重新划分中国阶层的社会力量。”
“这个力量其实已经形成。他们使中国目前进入社会分层的初始阶段。贫富分化已经形成。社会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上层社会’的圈子。年轻人和老年人都以能进入这个圈子为荣。富翁阶层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已成为社会的时尚。专为社会上层人士设置的消费场所越来越多。客观上又为上层人士提供了彼此熟识交往的社交场所,使这些人数虽少但却富有能量的人物得以组合成‘团体’。现在做生意,光靠跑‘单帮’已经不行了。要靠‘团本’的力量。结成一种势力,合伙做生意。”
“就象我们现在这样。你、我、柳小姐就算是一个‘团体’。以前仅凭我和柳小姐有点势单力薄。我在香港,到还能呼见唤雨,大陆就不行了。柳小姐虽然聪明过人,出类拔萃,但毕竟是个女流之辈。小卉,我这么说你不生气吧。”林伟文嗬嗬笑道。
柳卉婷斜睨他一眼,撒娇地扭了扭身子。说:
“女流之辈怎么着?没我这女流之辈,X—1号能有今天?”
25
柳卉婷万万想不到林伟文和严寒冰竟然会一见如故。
“严先生,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林伟文热情地伸出手。
严寒冰握住林伟文的手,摇了几下。谦逊地说:“哪里哪里。林先生是大名鼎鼎的医学博士。听说为X—1号立下了汗马功劳。严某佩服佩服。”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寒喧。十分钟以后,竟然已经如同多年知己了一般。
“当然当然。”林伟文连忙哄她说:“你的本事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我的意思是严先生的加入会使我们的生意如虎添翼。至少,小卉,你不用再存天跟我嚷嚷和石天明没法儿合作,他听不懂你的话,你也说服不了他了吧?”
说到石天明,柳卉婷的脸一下阴沉了下来,不禁暗暗咬了一下唇,心里发狠:石天明,我一辈子不会忘记那个奇耻大辱的晚上。你要为这个晚上付出血的代价!
见柳卉婷脸色大变,林伟文忙向严寒冰解释道:
“这次石天明把柳小姐真气坏了。这个石天明简直不可理喻。放着现成的钱不去挣不说,还当一条挡道的狗。打都打不走。也不想想,你让我们挣不着钱,你又能挣什么?”林伟文冷冷地说。
“石天明这人不懂事。上海人方言就是‘拎不清’。做生意拿出那种一板一眼的迂腐劲儿,在当今这个社会是吃不开的。所以,这个人不能与之共事。柳小姐知道,我对X—1号从一开始就有兴趣,想投资。就是因为石天明我没投。不是一类人,弄不清楚的。”
柳卉婷坐在一边喝着茶,挺奇怪地看着这两个男人。心想,难道“物以类聚”一说果然名不虚传?“同类”之间果真不需要预热?记得一年前柳卉婷第一次把石天明引见给林伟文时,林伟文虽然很客气,但并不热情。虽然柳卉婷事先已经把石天明吹得恨不得跟没缺点似的,林伟文见了他,还是淡淡的,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不像眼前这两人,居然撇开生意不谈,而是兴致勃勃地聊起政治经济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一聊一两个小时眨眼间过去了。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
聊到后来,林伟文感叹道:"可惜呀可惜!依我看严先生是个从政的天才,怎么也进了商海。真是屈才呀屈才!"
"不着急不着急,这只是个时机问题。"严寒冰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说:"根据对目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分析,经济对政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政治对经济的干预力只会越来越小。依我看,中国也逃不脱这个规律。所以,要想从政,先要经商。等到我的经济实力发展到香港包玉刚、李嘉诚那样,何愁不能在政治上大展宏图?"
“精辟,精辟之至。真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呀!”林伟文推推鼻梁上的镜架,显得颇有城府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