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 / 2页)
梁灵道:“他来得很突然,走得也非常快,我没有看清他长什么样子,不过我看到他手上握着一把剑,剑鞘是白色的。”
“什么,”慧云长老听到此处非常惊讶,“你说他的剑鞘是白色的?”
“是,师父。这能说明什么吗?”
慧云恍然如悟道:“嗯,没错,那样大的年纪,剑鞘还是白色的,这说明这位老人家一定很有品味……”
“晚安。”
“晚安……”
正文第五章一颗门牙
第二天,风和日丽,是一个在冬天里让我觉得和尚不必缩着脖子过日子的好天气,只可惜我和三师兄起床的时候已经要吃中午饭了。我一直以为睡懒觉是一个坏习惯,因为我感觉这太浪费生命,可是三师兄不这样认为,他认为睡懒觉恰恰是在享受生命,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世上的纷争和精彩也由是而生。
吃过午饭,我、三师兄、师父和慧云长老在后园散步。慧云把白衣人与梁灵相貌身形相似的情况跟梁灵说了一下,梁灵说了一下,梁灵听后,两眼闪光,问我师父:“前辈,真有此事?”
我喂他喝了一些水,等他清醒后,我问他是谁,他说他叫梁灵。我问他怎么会在那里,他向我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梁灵是中原人,他父亲是做生意的商人。十七年前,他母亲生下一对双胞胎,小的是他,起名为灵;大的是哥哥,起名为银。在他们三岁的时候,父亲带他们沿丝绸之路回中原老家,中途遇到了一个白胡子老者。老者怅然若失,但是见了两个孩子后两眼放光,他对梁灵的父亲说要带一个孩子走然后收他为徒传授武艺,可是梁灵的父亲没有同意。老者感到很惋惜,长啸一声,飘然而逝,从此老者再也没有出现过。直到他们长大成人,又一次经过那个地方,老者再次现身。这一次,老者不由分说,直接带走了梁灵的哥哥。梁灵与他父母还有同行数十人向着老者带走梁银的方向追赶,中途却遇上了强盗,强盗杀人越货,除梁灵以外无一人幸免,如果不是我凑巧遇上他,这孩子也性命难保。”
“这么说,梁灵真有一个双胞胎的兄弟,师叔,不瞒您说,令徒与传言中的那个白衣人长得完全一样。”
“什么,难道那白衣人就是梁灵的亲生哥哥,不过,那白衣人不是一头白发吗?”
“听说西域有一种染料,”师父道,“这种染料不但可以染衣物,还可以纹身染头发,想要设么颜色就有什么颜色,而且效果持久,经久不褪。年轻人,总是爱耍酷,是不是……”
“有这种可能。”慧云感慨道:“唉,时不我予,真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当年我年轻时什么东西也没有用过。前朝皇帝佛心一片,厚待少林,曾赏赐给我一瓶长寿丹,据说九九八十一天才可炼得一粒,服得一粒,可增寿三载。可惜皇帝赐我长寿丹之后不过半月就驾鹤西游了,于是我始终没敢吃,一直放到去年。有一天上午,我找一本经书,才无意间看到那个存放丹药的瓶子,我想时间过了这么久,丹药也早该失效了,于是就顺手把它扔到了墙外,谁曾想……”
我师父肯定的点了点头。
梁灵继而喃喃自语:“难道真是哥哥……”
慧云问梁灵:“徒儿,你还记不记得掠走你哥哥的那个老者是什么样子?”
梁灵从回忆中抽出身来,又进入另一种回忆:“我记得那老者须髯皆白,披一件白袍。他一脸的愁容,神情孤傲,却并不像坏人。那时我们一行数十人正在路边休息,却突然感到一丝寒意,然后就看到那个老者,他径直走向我哥哥,我们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和我哥哥就消失不见了。我们顺着地上留下的脚印一直向西找,谁知半路却碰上强盗,可恨我那时还不会武功,结果……”
“那老者有什么特点没有?”我问。
“怎样?”师父好奇的问。
“谁曾想,今年五月,全山一百多条母狗同时生产小狗,而且长得都很一样。”
“怎么会这样,是不是有什么征兆?”师父不解地问。
慧云把手指指向窗外的一堵墙,道:“你看到那堵墙没有,那堵墙的后面就是少林寺的粪池,全少林所有茅房里的秽物最后都流向那里。据此三里之外有一户人家,家里养得一只癞皮狗,但是主人从不喂食物给它,癞皮狗只好到粪池里找东西吃,想必那瓶丹药一定是给那条癞皮狗吃了……跑题了,跑题了,年岁大了,总是爱唠哩唠叨的。现在看来有一些眉目了,这样吧,明天我把这些情况跟我徒儿说一下,看他有什么意见。”
“也好,师叔,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房了,您早些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