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1 / 2页)
鳖三穿着一件烂大衣夹在一群民工中走进了劳改队的大门——其实那大门是刚做成的两扇木门,并不是当代监狱的大铁门。
为了改善监管条件,劳改队正组织罪犯在劳改队的四周用石头修建约1米左右的围墙。——这在当时是警戒度很高的设施了!
鳖三把几十米的导火索捆绑在身上,外穿一件大衣,因门岗警卫无法检查民工的内衣,那鳖三终于把几十米的导火索带进了劳改队。
“是不是变瘦了?”张铭队长笑着反问,接着自嘲道:“小鬼,瘦总比胖好吗!你们也要注意身体哟!”说完又准备进采掘面去。
“我们知道!队长”谭凯和邢壕心里感激地说,同时他们又想起自从松花江劳改队成立以来,因为张铭是劳改队的老大哥,同志们怕他累到了,常劝他注意身体多休息,可张铭队长就是不听。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着每天工作的疲劳,总是尽量抽时间到犯人的号室里去走一走,看一看。
“我看,张铭队长这样累下去是不行的,我们给李小东和牛剑班长反映一下,让大家想想办法,让他多休息!”邢壕边走边对谭凯说。
“有时我们想劝张铭队长还真不好开口,因为他是一队之长,他想多一点时间深入到犯群之中去了解犯人所想和所为,这也是无可指责的。”谭凯解释着。
“是啊,他常和犯人打成一片,通过耐心细致的政治思想教育,启发犯人的自觉性,鼓励犯人自己管理自己。同时他也常给我们说:‘咱们解放区的监狱,就是学校,犯人的刑期只不过是一个学习和改造的过程。在这期间,让犯人学会各种生产技能,能更好地认识共产党救世救人的政策’。”
如今还说要准备800公斤的强力炸药、2000枚雷管、500米导火索,这兵荒马乱的日子到哪里去弄那么多的炸药,况且及时能弄到又如何寻找引爆点尤其是监狱里的引爆点。”
泸山上又吹来了一股略带暖意的风,若在往日仲贵一定觉得心旷神怡,可今日虽则是寒冬腊月,那略带暖意的风吹在仲贵的脸上也像是被刀割一样。望着三栋一组、五栋一群散布在泸山之麓12宅新村特区,他决定再次沿着那花坛曲径,依次去看看挂在房屋门上国民党中央各院、部的牌子。
“莫非蒋总统真的完了?难道杜鲁门总统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想起蒋总统对他的信任,他是不相信国民党会被几个共党毛匪灭掉的。可是,这斯大林和毛泽东也确实了得,此次他让知心恋人苗霞北上西伯利亚,就是想用重金收买苏军战犯拘留所的所长和看守人员以便能把藤野久芝郎和武香天田早日营救出所,好让这两位日本战犯为党国效命于与共军的大决战疆场上,可没想到苏军拘留所从所长到士兵好象都是铁打似的,根本泼不进半滴水,尤其可恨的是苏军和共军串通还将计就计差点把苗霞捕去,差点让他落得个“陪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
为了执行“堡垒行动”,蒋总统在1945年9月来特宅处理软禁云南王龙云事宜后因春风得意而特许仲贵把办公室搬到了新村的右上方楼群——蒋总统特宅的警卫室里办公,可仲贵自接受任务后至今一直未完成国防部第二厅交给他的任务。仲贵从侯腾厅长的来信看,若果此次再拿不出一点成绩来就只有被免职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也将到此结束,最终成为军统斗争的牺牲品。
“蒋总裁还会来西昌吗?恐怕只有他才能救自己了!”仲贵那权力的欲望又上涨了,他想只有蒋介石才是他的救命神!即使侯腾倒了台,蒋介石也不会亏待他仲贵!考虑到目前每况愈下的形势,他立即把大频率电台和收发报机以及自己的房间摆设全搬进蒋总统特宅附近的防空洞,以防万一。一切准备就绪,仲贵决定再给鳖三、毛公牛、苗霞、大珠、小珠各发一封督促实施“堡垒行动”的电报去。
“多么精辟的论断!可我们真找不出理由去劝说他!”
一阵雷鸣般的声音又在远处响起,2#井也能更清楚地听见!
“这声音到底是从哪里传来的啊?”张铭队长、邢壕、谭凯听着那越来越清晰的雷鸣般的声音都在心里不断地自问。
第二章
30
瞬间,发报机上指示灯不停地闪烁,仲贵亲自坐在电机前用熟悉的指法敲击着电键,发报机发出了鸟鸣似的“嘀嘀哒哒”的声音……
29
在煤井下,谭凯和邢壕已是满脸的煤灰,他们戴着安全帽,在各劳动点进行安全大检查。这时他们走向索道边对正在劳动的罪犯进行耐心细致地安全教育。
索道运输的嘈杂声盖住了谭凯说话的声音,可他仍大声地对犯人讲:“去年索道运输发生跑车事故,劳改队及时召开了安全事故分析会,并对涉及井下采煤工作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共查出23处不安全点。你们在劳动中罪犯之间要结合实际进行安全大讨论,最好每人能根据自己的岗位写出安全保证书。”
这时张铭队长手提矿灯从采掘面走了过来。谭凯干事和邢壕干事见张铭队长带着一身的疲倦姗姗走出工作面,眼睛也塌陷了,邢郝忙说:“张铭队长,几个月来,你的身体怎么变得这样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