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1 / 3页)
“好!”宏亮的声音异口同声地响起。
夜幕降临,晚风沿周公河谷吹来。在牛剑手风琴的伴奏下,战友们唱起了苏联马都索夫斯基作词,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曲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
第六章
15
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之夜,天边一轮明月高悬,雅安城万点灯火通明。人们乘着新年后的余兴,披着早春稍带寒意的轻柔晚风,踏着皓月的清辉,在雅安城观灯猜谜。为庆祝解放后的第一个春节和元宵节,城里除传统的节目如,舞狮子、舞龙、闹社火、跑旱船、扭秧歌外,还从陕北和江南请来了腰鼓队,高跷队,雅安城一时热闹非凡,一幅太平景象。牛剑埋伏在新筑成的战备掩护体内,听到城内的欢笑声,望着天边那轮明月,他脑海中忽然浮现出《清嘉录》描写灯节的诗来:“看残烛火闹元宵,划出旱船忙打招。不放月华侵下界,烟竿火塔又是桥。”
丁春参谋说,川西约一半的土匪盘踞在这周公山上。再看雅安四周的山脉,西面是高大雄峻的二郎山,西北面是险峻的夹金山,南部又有大相岭横亘,仅有东部一个缺口。这些高山密林是适合土匪生存的。
餐桌上,加强连的战士们品尝着周公河渔民刚从河中打捞来的“雅鱼”——石斑鱼、丙穴鱼,真的是其肉细嫩鲜美无比。秦梅想,难怪杜甫有诗“鱼知丙穴由来美”,更难怪宋代的宋祁还专门为雅鱼的美味赋诗一首:“二丙之穴,厥产嘉鱼。鲤质鳟鳞,为味珍腴。”
“牛副连长,听当地的老乡说,雅鱼头骨内暗藏一柄‘宝剑’,为战国时苏秦所持,你知道吗?”护士长张静茹边吃着鱼边问牛剑。
“这……我还不知道。我只听说过鱼骨剑的传说。”牛剑想了想。
“那你给我们讲讲鱼骨剑的传说,好吗?我从未听说过。”张静茹以恳切的目光看着牛剑,一双大眼睛像夏夜晴空中的星星那样晶莹,像秋天的小溪那样清澈,牙齿如玉粳白露,光洁迷人。
“副连长,你在想什么?”埋伏在牛剑身边的秦梅轻声地问。
“我在想啊,我们整个雅安城只有1000余个战斗力,既要对付匪首七万多‘西南反共救国军’的匪徒,又要对付胡宗南潜伏下的几个团,还有西康省的地方反动势力,这实在太难了!”
“是啊,不知攻打河北乡的一连和防守太平乡的二连他们怎么样了?”秦梅甚是担心,因为在这种敌众我寡的情势下,胜负是很难预测的。
“好吧。”牛剑看着她那认真的样子,就向大哥给小妹讲故事一样,讲了起来:“相传很久以前,雅安河也就是周公河里出现了一个河妖,声称必须选送一个美女给他做妻子。一位美丽的女孩站出来,愿意牺牲自己拯救家人、乡亲和家园。最后女孩用宝剑智取河妖,自己也受伤坠入水底。河里的鱼感念女孩的舍身精神,汇游到一起,托起女孩。从此人们发现,河里的鱼头上都多了一块剑状的骨头,人们传说,那就是女孩用过的宝剑。”
“静茹,你敢做那位美丽的女孩吗?”坐在张静茹旁边的秦梅试探着问,她看见张静茹碗中只剩下鱼刺了,忙将自己碗中的鱼夹起放在她的碗中。“怎么不敢,为革命在所不惜!”张静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流畅,清澈,语气中不乏一种坚定。
“来!来!来!这是女娲炼七彩石补天漏下的雅安河水养育的雅鱼精品——石斑鱼,大家多吃点,吃饱了,好打土匪。”炊事班长领着五个炊事员各端一盆刚出锅的鱼,边走边微笑着说。
伍忠副团长从座位上端起酒杯站了起来,他很兴奋地扫视了整个进餐的战友们。
“同志们,这石斑鱼可来之不易啊!在周公河里,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石斑鱼才从藏身的洞穴游曳而出,争先恐后地跳出水面,这时鱼儿跳跃似洞穴喷鱼,被渔民所捕。在这春光明媚,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干了这一杯,团结一致,共同去迎接那暴风雨的来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