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没有硝烟的战场 > 第67章

第67章(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由于财政拨款之不足,牛剑一行人又来到了位于城西的商界粮行开明老板处借粮。老板在西昌解放时向我人民解放军投诚,他家有私人粮仓,存有余粮,牛剑、张静茹他们以前来过两次,都因老板母亲犹豫,借粮未成。

“大娘,你好啊!”张静茹刚进门就以甜美的声音亲切地喊道。

第七章

9

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西昌城郊是一望无际的草绿色,那是栽插在水田的秧苗在微风中摇曳。

在西昌的米市上,牛剑、曲比阿木、张静茹与军管会田粮组的三位军管人员正向农民购买大米。

“老乡,大米多少钱一斗?”曲比阿木用彝族语言问一个卖米的农民。

他们围攻县城,残酷杀害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人员,他们攻打县监狱和县看守所,抢走罪大恶极的在押犯,还在群众中大造谣言:“蒋介石要反攻大陆了,共产党的日子不长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要爆发了。”许多群众将信将疑、半信半疑,甚至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还帮助敌人围攻县级机关、协助敌人抢夺监所中拘押的人员。

当时越西县城里仅十几名干部,情况相当严重。消息传到军管会,令人震惊。上级命令由伍忠副处长带领一个营的兵力火速增援,李小东组长、牛剑副组长、邛海监狱看守员李灵也一同前往参战。他们轻装疾驶,走泸沽、喜德,翻越小相岭,急奔越西。

这是牛剑他们第二次走小相岭了。小相岭北起大渡河,南迄安宁河,南北长约11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形势高耸,石磴崎岖,自麓至巅凡15里。“百盘才到岭峰头,四望天垂隘九州。”他们从山麓往上爬,恰晴空万里,艳阳高照,阳光洒满了整个山麓;上到山顶只见云雾缭绕,双目迷茫,小雨沥沥。牛剑站立顶峰,缅想起当年司马相如奉使平定西南夷,历经此岭险难,终建奇勋,为后世敬仰的往事无不感概万千。他心里暗想:“今天我们人民解放军为了西南人民的解放和全民族的幸福,再次迈步从此岭越过,若干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和后代会记住我们吗?他们是否知道他们的幸福是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用汗水乃至生命换来的呢?”为了争取时间,迅速平息*,他们快速地冲下阳坡,只见如血的斜阳已照满了山谷。

敌人袭击县城后,除少部分兵力布置在县郊,隐蔽在彝汉杂居处外,绝大部分兵力躲藏在小相岭里。敌人用杀猪刀砍死了副县长,打死了守卫监狱和看守所的公安大队的大队长,他们对靠拢政府的乡、镇干部和群众进行开肠破肚……白天,土匪还化装成彝、汉农民进城侦查,夜间把部队从山里拉出来偷袭县、乡、镇政府。

与县委、县政府接头后,牛剑、伍忠、李小东他们决定采取将计就计的办法,引狼出洞,在半路上将敌人拦截歼灭。

“你是用人民币买还是用银元买?”那老乡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们。

“什么都可以。”牛剑说。

“哦——人民币一元二角一斗,银元一元五角一斗,你们要买多少?”老乡思考了一下,以商人的口吻说。

“这样便宜啊!”田粮组的一位同志惊喜地感慨着。

从感慨声中,牛剑想起了刚解放西昌时,地方反动势力与不法商贩勾结,囤积居奇,故意抬搞市价,妄图扼杀新生政权于摇篮之中,二个月以前的米价是每斗五元人民币,折合银元每斗五元三角,并且米价是与时俱增,居高不下。在此情形下,军管会采取有力措施,逮捕了十几个罪大恶极的不法商人,并给予其中五人处以极刑,这样才稳定了物价,确保了青黄不接之际人民生活秩序的正常运行。

“我们把部队埋伏在敌人的必经之路,又在群众中大造声势,说城里兵力微弱,几个重要押犯即将判处死刑,现正关押在县看守所里。”伍忠献计道。

“现在就看鱼儿上不上勾了!”牛剑赞同着。

敌人果真上当了!第三天夜晚11点过,一千余土匪倾巢出动。在越西城南约20里,有一座山名为金马山,山下“万斛泉涌,鱼自洞出”的地方,为金马鱼洞。此时青山如屏,白云烟霞,流水汩汩。站在金马山顶,下视村落间,景象同一俯,再回望金马鱼洞,只见云飞山若舞,石立水自流。土匪大摇大摆来到金马山麓,已行约50余里,正当疲惫不堪之际,部队将其拦腰切成三段。一时间,炮声、枪声、呐喊声连成一片,不到一个小时,歼敌三百余人,活捉五百余人,其余的残匪纷纷向山中逃窜。

在这次战斗中一个身材很高,像川北农村凉晒衣服的竹竿似的高平平也在越西河边被活捉了。

迎着初升的太阳,牛剑和战友们高举着红旗,押着俘虏,凯旋而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