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处世与礼仪 > 第165章

第165章(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有一点务请注意,打电话时最好双手持握话筒,讲话时,嘴部与话筒之间应保持三厘米左右的距离。这样的话,就不会使对方接听电话时,因话音过高或过低而感到“难过”了。

打电话时所使用的语言,应当礼貌而谦恭。应尽快地用三言两语把说的事情讲完,不要罗唆来罗唆去,连自己都不明白“刚才说到哪儿了,”从而浪费别人的时间。若非事关重大的时间、数据,一般没有必要再三去复述已经讲过的话。

打电话时,每个人开口所讲的第一句话,都事关自己给对方的第一印象,所以应当慎之又慎。如果电话接通后,自己所说的头一句话是“喂,喂”或“西海公司么”、“小丁在不在”,则既不礼貌,也不规范。

第三种,是以问候语直接加上本人姓名。它仅适用于普通的人际交往。例如:

“您好!郝茹莎。请讲。”

打出电话的礼仪

使用电话通讯,有主动地拨打电话与被动地接听电话之别。从礼仪方面来讲,拨打电话与接听电话时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准作法。以下,就分别对其加以介绍。

在商务交往中,需要商务人员“先发制人”,首先打电话给别人的情况极多。当商务人员准备拨打电话时,率先考虑的问题共有三个。

在接电话时,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与表情。虽说通电话是一种“未曾谋面”的交谈,表面上看,商务人员接电话时的态度与表情对方是看不到的。但是在实际上对于这一切对方其实完全可以在通话过程中感受到的。

电话铃声一响,就应立即跑过去接电话,并且越快越好。有人明明呆在电话边上,偏偏要“沉住气”,“摆摆谱”,让电话铃声先响上一通再说。这种态度,无疑是怠慢对方的。在国外,接电话在有“铃响不过三遍”一说。

接电话时,态度应当殷勤、谦恭。在办公室里接电话,尤其是外来的客人在场时,最好是走近电话,双手捧起话筒,以站立的姿势,面含微笑地与对方友好通话。不要坐着不动,一把把电话拽过来,抱在怀里,夹在脖子上通话。不要拉着电话线,走来走去地通话;也不要坐在桌角、趴在沙发上或是把双腿高抬到桌面上,大模大样地与对方通话。

凡事俱有分寸。接电话时,速度快,态度好,姿势雅,就是合乎礼仪的分寸。

在接电话时,其次其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语气。在这个方面,漫不经心、随随便便、过分放任自己的,都是极其有害的。

问题之一,是这个电话该不该打。需要通报信息、祝贺问候、联系约会、表示感谢等等时候,都有必要利用一下电话。而毫无意义、毫无内容的“没话找话”式的电话,则最好不要打。即使非常地想打电话聊聊天,也要两厢情愿,要先征得对方首肯,并选择适当的时间。不要在单位打私人电话。在公用电话亭“目空一切”地“煲电话粥”,也是做人极不自觉地表现。

问题之二,是这个电话应当何时去打。有关公务的电话,应当公事公办。最好在上班时打。双方约定的通话时间,轻易不要更动。要想使通话效果好一些,使之不至于受到对方繁忙或疲劳的影响,则通话应选择在周一至周五,而不应是在周末。也不要在对方刚上班、快下班、午休或快吃午饭时,不识时务地把电话打过去。因紧急事宜打电话到别人家里去,通话之初先要为此说声“对不起”,而且尽量不要在对方用餐、睡觉、过节、度周末时这样做。与外商通电话时,须顾及对方在作息时间上的特点。打电话去海外,还应考虑到此地与彼地的时差。

问题之三,是这个电话的内容应当如何准备。电话被称为“无形造访的不速之客”。在很多情况下,它都有可能“出其不意”地打搅别人的正常工作或生活。因此,打电话的人务必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民,除非万不得已,每次打电话的时间不应超过三分钟。在国外,这叫做“通话三分钟原则”,已为商界所广泛遵守。有鉴于此,商界人士在打电话前,为节省时间,一定要“去粗取精”,条理清晰地预备好提纲。届时,应根据腹稿或文字稿来直截了当地通话。若拨通电话时对方正忙,则不应强人所难,非“一气呵成”不可。可以约一个小时,过一会再打。此外,与不熟悉的单位或个人联络,对对方的名字与电话号码应当弄得一清二楚,以便“胸有成竹”,免得因为搞错而浪费时间。

在打电话时,对一个人的电话形象影响最大的,当首推他自己的语言与声调。从总体上来讲,它应当简捷、明了、文明、礼貌。

在通话时,声音应当清晰而柔和,吐字应当准确,句子应当简短,语速应当适中,语气应当亲切、和谐、自然。不要在打电话时为自己的情绪所左右,要么亢奋激动,一上来就“力拔山兮气盖世”,像一位草莽英雄一般地大声吼叫,震耳欲聋;要么情绪低沉,断断续续,小声小气地如同“耳语”或“哀怨”一样,让对方干着急也听不清楚。

在正式的商务交往中,接电话时拿话筒所讲的第一句话,也有一定之规。接电话所讲的第一句话,常见的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以问候语加上单位、部门的名称以及个人的姓名。它最为正式。例如:

“您好!瀚海集团人事部田恬。请讲。”

第二种,是以问候语加上单位、部门的名称,或中问候语加上部门名称。它适用于一般场合。例如:

“您好!京南公司广告部。请讲。”或者“您好!人事部。请讲。”后一种形式,主要适用于总机接转的电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