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1 / 2页)
两个孩子倒很可爱,有人抱在怀里,也不认生,直盯着人的脸看,那神情好像有很重的心思似的。但其实他们却是天下最单纯的,没有一丝杂念,像两个没有染过灰尘的珠子,说有多透彻就有多透彻。没有记忆的积淀,也就没有伤口没有疼痛没有悔恨。他们的样子,有着接近邪恶的天真,邪恶和天真的让人怀疑。
这个晚上,卢家人较以往的时候睡的晚一些,也是因为有两个知青住到了他们家里,显得热闹。他们家的人自然也不算少的,但彼此生活了那么久,再熟悉不过了,倒没有什么话说的,平日也清清淡淡。这下子来了新的人,一定是激起了热情。而且那些来自城市里的人,在他们眼里还是很值得敬重的和好奇的。
比如阿雅告诉他们城里有电灯,黑夜里也如白昼一样。他们听了又是羡慕又是自卑的,幻想着怎么样摁一下开关就满屋子都亮堂堂的,还和白天一样。还有阿雅又告诉他们一些跟电有关的东西,加上阿雅过分的修饰,让人听了,不得不恨自己为什么不去城市里出生。接着阿雅又让尹如烟拿出她带来的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喀的一声,听见盒子里有人在说话。然后阿雅费了很大的劲才让他们知道并不是里面有人,那声音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就和大队里的高音喇叭一样,队长在一个地方喊话,其他有喇叭的地方都能听见。卢家老小才依稀明白了些。想来就是庙里的神明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吧。
卢芷非把头靠在尹如烟身前紧紧地盯着那台收音机,不禁若有所思,才又问尹如烟,“如烟姐,既然城里那么好,你们又为什么要来乡下呢。这里又没有电灯,你们过的一定很不习惯吧?”这样的话倒真把尹如烟和阿雅问懵了,都一怔,不知道怎么回答。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举动真的是匪夷所思的吧。
尹如烟和阿雅则按照值日表上的任务分配在知青集体厨房里给大家作饭。忙了一个早晨,衣服上也落满了灰,且饭也煮的半生不熟的。平日里生活优越的城市青年不免挑剔,说这饭菜简直和猪食没有两样。指责声一大片,最后还是新选举的知青队队长给解的围,说与贫下中农结合接受再教育就得从这吃穿上面开始,环境越是艰苦,就越能磨练人的意志,饭越难吃,就越能体现我们的坚苦卓绝的高尚情操。
那个知青队长说了一大堆,即便如此,私下里还是怨声载道。尹如烟和阿雅都觉得委屈,固然她们作饭的手艺不怎么好,但这毕竟是她们第一次给那么多人做饭啊,加上那柴火也不干燥,他们应该体谅作饭的难处的。
做午饭和晚饭的时候,两人便分外小心起来。也是因为柴火不怎么干燥的原故,两人都烟熏的黑黑的,且呛的鼻子都快没有呼吸的用途了,那烟还四处逃窜,弄的满厨房都是烟。然后两人的眼睛都教烟给熏肿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流。
吃饭时倒没有人抱怨饭不好吃了,兴许是体力耗费过大,各个吃饭时都狼吞虎咽的,饭碗很快就见了底,连饭是什么感觉也还不知道。但因为每个人的粮食都是算定好了的,没有再添的份。
“这算什么道理,干活连饭也不让吃饱。”怨气还是出现了。不过这到与尹如烟和阿雅没有关系,两人也就放了心。
傍晚放工回到卢家。院子里,老太太正坐在老槐树下的石板凳上拣豌豆豆种,卢芷非也正坐在一边写作业。见两人回来了,卢芷非忙拉着尹如烟要她指教她做作业。阿雅则过去帮老太太拣豆种。原来这拣豆种也是一门学问,就像选拔人才似的,非要各样俱佳才能入选,比如说这一粒豆子虽然很圆满,但因为胚芽掉了,只能落选,还有那一粒虽然胚芽完好,但体态不均匀,且较小,也不能入选。另外豆种在颜色和有没有被虫蛀过等方面都有要求。
阿雅一边和卢老太太拣豆种,一边也罗嗦聊着天。那老太太本来也寂寞,家里又没有个能和她说话的,如今有了阿雅这样一个话坛子和她聊,她的话匣子也打开了。两个人聊的很尽兴。然后老太太还说要认阿雅做自己的孙女,阿雅也笑呵呵地叫她奶奶。奶奶长奶奶短的,让旁边的卢芷非听见,卢芷非也插话进来说,“这么快就认奶奶了,看来我又多了个嫂子了。”惹的阿雅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便也假装没有听见,依旧和卢老太太聊着其他的事。尹如烟则在一边和卢芷非偷偷地笑话着。
冬天的太阳落山落的早,且昏时也不长,几乎是太阳一落山天就黑了。整个山村让暮色围捆起来,隆隆的,天也一下子寒了起来。这天卢家人吃晚饭的时间稍稍晚了些。她们唤阿雅和尹如烟一起吃,两人忙说吃过了吃过了,才见河英给双胞胎喂好奶,阿雅和尹如烟便一人抱一个帮助河英抱孩子,让她松手去去吃饭。
也是为了节省煤油,卢家人把煤油灯的灯蕊减的短短的,火光很是微弱。人在昏暗的灯光里也显得更为瘦弱枯黄。只是大家围坐在一起,确实很热闹。
河英因为有两个孩子在吃奶,奶水也不是很足,卢大妈便每天晚上蒸两个鸡蛋给她吃。这下倒也为难了,照理老太太的年纪大了,也正需要补补的,可家里又只允许养两只母鸡。所以河英在大家吃饭时总会避进厨房里去吃鸡蛋,有些避人耳目的意思。但这分明又是欲盖弥彰——老太太早晓得这样的事了,不过是睁只眼闭只眼假装不知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