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布衣书生,招旧部 上(第1 / 4页)
李青黄觉得,这二十几年白眼,或许也没那么难熬。再恶的眼神,也有秋波一样的古雅气
何况这和上辈子八成相似却眉眼多出几分女子妖娆的身子,也的确足以惹得女子青眼。
都还以为是外地人,毕竟这些小女儿不曾听说乌眉镇哪家有这么个俊俏男子。就是身上的布衣寒酸了些,不然也是个多情公子的胚子。
看到李青黄脚步方向,又明显是向着那平民扎堆居处去的,一时也可惜几分。不过还是不忘多瞅几眼。
李青黄也只当这美女答应,跨门开门,一气呵成的出门而去。
可是任凭李大公子皮囊多好,笑容多和煦如同阳光。
在守在门口的茱萸看来,都如同书里那祸害了良家姑娘才有的可恶样子。
当那男子从身边过去,也不忘狠狠瞪一眼,不过将将十三岁的她,还没有脱去稚气的脸,也只是徒增可爱罢了。
李青黄走到外门,拍了拍那两棵几近枯死的梧桐树的树干,回头看了看那个年头很久的老宅子。叹了口气,出了巷子。
吴袖柯知道,李家即便是倒了,那些积累下的人脉也不至于就点滴不剩下,而且相反,更有些死忠的意思。
可是那些殷切希望李家东山再起的,终究是一副死板到门第见识,认为自己一个外姓女子不值得他们效力或是如何。
对此吴袖柯并不恼,因为若不是不开明到这种地步,也不会顶级十多个老药工,三五个大掌柜,七八个老医生,在老爷子死后踏出李家大门,就再也没进到任何外姓医药行当。
可是讽刺就讽刺在,这个连自己爷爷葬礼都不曾出席的少东家,可能连他们面都没见过。
可是这未曾谋过的面,就是很能让这些让吴姑娘这样女子吃了很多闭门羹的老头子买账。
漫步在乌眉镇子的街上,古意悠然,石桥胡同,吴地风光,比起前世的周庄之地更好
梳理脑中记忆,李青黄对这个前身埋头穷经十几年的书生,不是没生出些神往。
前世某个清北荣誉教授讲课时所讲,于书中见今古人物,大可平视如知己论道。取长补短,但是唯独最忌讳仰视前人。崇古贬今最要不得。
何况,李青黄自认为也并不比这身体原主人差。最不济,李青黄前世在清北大学,也没落得人人白眼的地步。
不过看到街上带着古江南水色的女子们,姿色虽说不得多好,只是一眼望去,衣袂低垂,小碎步古街巷子,路边小摊笔墨纸砚书小吃。
吴袖柯信,可是若说他们这些不肯再操持旧业的,能拿出银子来,吴姑娘不信。
李青黄也不太肯去解释什么,即便是知道这姑娘虽说不挂在脸上,但是多半不肯信的。毕竟这脑海中记忆里,这个落魄程度不输艳福程度的家伙,做的事情,还真是略吓人.....
但是看着这天色,李青黄就笑眯眯的说了句
“虽说不晚,可是也真不早了,没有求人还晚上门的道理,我就先去了,对了,若是方便,晚饭也多准备些。
吴袖柯面对着这人极其熟络寻常语气的吩咐,左手抓着右手手腕,静静看着那桌脚他写满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