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1 / 2页)
第一部分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
世界上最早的育儿亲历手记
在威特成名以后,人们谴责其他教育家的无能,甚至责怪他们为什么不能把孩子教育成像威特那样的人。为此,一些思想狭隘的教育家们更加敌视威特的父亲。
即便威特在当时已表现出许多优于普通儿童的才能,但是对于威特的表现,许多人依然认为,他的才能是天生的,并非教育的结果。为此,威特的父亲感到无可奈何:
“人们都说我儿子是天生的天才,不是我教育的结果。很多人都不相信我的话,连我的许多亲友也不相信。倘若上帝真给了我一个天才的儿子,这是上帝对我的仁慈,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了。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国王非常高兴,要和威特谈谈话。于是就把威特叫到国王夫妇面前,同时也允许他父亲进见。国王同他们谈了一席话,鼓励威特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表示要永远给予保护,希望他安心学习。威特父子从国王面前退下来后,随行的贵妇人们蜂拥而上,围着威特亲吻。然后由两个将军把威特夹在中间跟随国王身后,一直到把国王送上车时为止。这时威特才11岁。
1812年冬,即第五学期,12岁的威特公开发表了关于螺旋线的论文,受到了学者们的好评。又因为在书中发表了他自己发明的非常简便的画曲线工具,所以更加受到了极大的赞赏。
在第七学期,他一面专心致志地学习政治史,又挤出时间写了三角术一书。当时他才13岁。这本书在当时未能马上出版,是1815年他离开了格廷根大学到了海得尔堡大学以后出版的。
1813年,威特父亲接到了国王的通知,通知上说把供给威特的学费延长到4年。1814年4月,威特去维茨拉尔旅行,并访问了吉森大学。该大学的哲学教授们欢迎他并一起讨论了学术上的各种问题,最后承认了他的学术水平特别是1812年公开发表的论文价值,由校长赫拉马莱博士授予他哲学博士学位,那是1814年4月10日的事。随后他又访问了马尔堡大学,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据说如果不是吉森大学抢先了的话,该大学也准备授予他哲学博士的称号。
由于在格廷根大学第八学期的学费是由汉诺威、布朗斯维克和黑森三国政府出的,当威特父子前去布朗斯维克领取学费时,当局就把他们介绍给了布朗斯维克公爵。当时正巧公爵要外出旅行,但仍然高兴地接见了他们,谈了许多话,并热心地建议他们去英国留学。并表示只要他们愿意去,就把他们推荐给在国内的亲属并愿出学费。
当他们由于同样的原因去汉诺威时,也被聘请做报告。因为威特在此之前曾在萨尔茨韦德尔做过数学报告并受到了极大的好评。当问到要求讲什么时,对方仍然提出希望讲讲数学方面的问题。威特在接受了邀请的第二天,就在本地中学的大礼堂里作了讲演。当时是1814年5月3日,他年仅14岁。参加的听众,集中了市内的所有知识分子。他用漂亮的德语讲得既流畅又清晰。由于连日来忙于交际,每天很晚才得以休息,无暇准备,甚至有人产生了怀疑,绕到威特的后面想看看是不是有底稿。当这位猎奇者看到威特没有底稿后,就更为惊异了。威特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为了解除听众的怀疑,特意离开讲桌,这时听众们更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威特在热烈的喝彩声中结束讲演后,政府承认了他的才学,并向他提供了比承担的份额还要多的学费。肯布里基公爵也和布朗斯维克公爵一样,建议他们去英国留学,并答应给予推荐和出学费。去黑森时,也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常被邀请到宫中作客。
威特从格廷根大学毕业后,他父亲就在考虑他今后的出路问题。如果打算让威特早日成名,作为上策最好是让威特钻研迄今为止所获得的学问的某个领域,但经过慎重选择,他父亲放弃了这条捷径。他认为这样做只能使威特成为侧重于某一个领域的学者。为了使威特学到更多的知识,他决定让威特去学法学。一位数学教授得知此事后深感遗憾。威特父亲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因为他父亲认为:决定专业方向应该是18岁以后的事,在那之前应该学习所有的学问。等到了18岁以后,如果威特喜欢数学的话,那就让他搞数学。
这以后,威特就到海得尔堡大学专修法学,两年后,也即16岁时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同时还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
给他任命的教授头衔还未上任,便又接受了普鲁士国王的赏金去意大利留学。在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小威特无意中发现了但丁文献的神奇性,于是开始了对但丁的研究。经过一段短时间的研究,他就发现国际上对但丁的研究存在很多谬误。经过深入研究,1823年,年仅23岁的威特,便公开出版了《但丁的误解》一书。他在此书中指出了当时研究但丁的学者们的谬误,为但丁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正确道路。
当然,他还没有忘记普鲁士国王让他去意大利留学,为的是让他在他国潜心研究法学,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学家。因此,他在意大利一直都热衷于研究法学,对但丁的研究不过是一种业余爱好罢了。经过几年的学习深造,他于1820年回国,并于翌年开始在格拉斯哥大学讲授法学。在那里教了十几年的课以后,又于1834年转入哈雷大学。威特教授的授课知识之丰富、表达之完善,可谓有口皆碑。就这样,他在学生们一年年的鼓掌声中一直到1883年逝世时为止,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