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1 / 2页)
传说董小姐琴艺出众,可否弹奏一曲,我将洗耳恭听。“董小宛也不谦让。当即将古琴摆平,俯身琴上,悬腕张指凝神片刻,便弹了一曲《南柯游》。但见她十指灵活如几只鸟喙叩击着琴弦,埋伏在琴弦中的音符纷纷跳了出来,正在院中芍地的丫环觉得那动听的琴音顺着扭曲虬枝的大槐树爬向了天空。一曲方罢,陈影昭轻声赞道:”好一曲《南柯游》。“
“传说此曲乃当今皇上亲自谱就,不知是否真实?”
“的确是当今皇上亲制。弹得最好的当数田妃娘娘,她也因此深得皇上宠爱。”
“听说田妃娘娘被打入冷宫,是吗?”
“哎。因剿贼大军军饷奇缺,皇上欲向皇亲国戚借饷。田妃娘娘为武清侯求情,皇上龙颜大怒。可怜的女人不仅失宠,还失去了爱子。”
此刻无意之间她瞥见了连接白天黑夜的一刹那,彻底否定了童年那个小玩伴苏僮的说法,他说最后那点微弱光亮是被蚂蚁搬进洞里了,所以没有人能看见。
当陈夫人来请她去服侍老爷就寝时,董小宛困倦得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陈夫人咬着嘴唇,左手摸着挺起的大肚子,右手挽着董小宛的胳膊。小宛感到陈夫人手腕上的脉博正贴着自己的胳膊在疯狂跳动。俩人都没说话。长长的走廊伴随着俩人长长的沉默。董小宛看见两个丫环正用带柄的球状玻璃罩依次灭掉墙壁上的烛光,那小小的烛焰在玻璃罩中挣扎几下就熄灭了,像跳跃的蝴蝶被闷死在掌中。她觉得自己就像那蝴蝶,巨大的手掌正缓缓合拢。这是她无法逃避的命运的图解形式。
卧室里弥漫檀香的气味。两个青花瓷盘上托着两个小小的黄铜香炉,两支细长的紫檀香顶着两粒红红的火点,两根细长的烟笔直地升起。偶尔有一丝风吹进来,那悠蓝的烟雾便变得弯曲、扩散,消失在董小宛的头顶上。那厚厚的蚊帐中传出陈大人的轻咳声,他想清除喉咙中的痰。
董小宛请夫人回避。陈夫人却摇头道:“没事,没事,我看惯了他的风流像。再说,我在这里也不妨碍你的事。”
董小宛气她不过,心知她醋意甚浓,便横下一条心要报复报复这个骄傲的夫人。既然存心要向这位出身名门的贵妇挑战,小宛脸上浮现了快意的笑容。她缓缓脱去衣裳。她光艳优美的裸体像一记重锤砸得陈夫人眼花缭乱,心像被绳子捆住一样痛苦。董小宛挑开蚊帐踏上床榻的刹那,回过头朝她挥挥手,脸上莞尔的笑容再一次刺伤了陈夫人的心。
“陈大人见过田妃娘娘吗?”
“见过一次。”
“她很美。是吗?”
“很美。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是不是所有皇妃都很美?”
蚊帐中传来几声模糊的悄语之后,床板便吱种种地响了起来。悬挂的蚊帐抛起了细微的波浪,像春风刮过平静的湖面……陈夫人差点闭上眼睛。她心荒意乱地走来走去,楼板上响着她的跺脚声。这时,一支银钗从帐中掉落到地上,叮叮噹噹翻了几个跟头。钗头那颗碧绿的珠子摔碎了一小片。陈夫人慌乱的心里忽然找到了平衡,她幸灾乐祸地轻声咒道:“摔、怂怂怂!摔她个粉碎。”
天没亮陈影昭就起了床,在院子里打了一趟太极拳。然后回到书房中读一本《东周列国志》。这本书他已不知读了多少遍,在那些列国争雄的硝烟中不知隐含着多少治国强兵的道理。他内心为自己身逢崇祯年代的乱世而有些沾沾自喜,也许时势要造就他这个英雄呢。狗日的满清鞑子。他捏紧拳头,指关节咔嚓咔嚓地响,仿佛努尔哈赤的儿子正在他手中粉身碎骨。天微亮时,董小宛被内院中芍地的刷刷声惊醒,昨夜她没梦见那瘦俏的少年,她睡得很安稳,一个梦都没做。她起床穿戴齐整,从地上拾起昨夜飞落的银钗,见那碧玉珠子破碎了一小块,心里甚为惋惜,她记得这是向迎天的礼物。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三年了,她依稀记得向迎天掷向空中那只金樽在秦淮河的波光柳影间飞堕时她的欢乐心情。
她信步走出房门,听到书房中传来几声零碎的不成曲调的琴音,便轻移莲步走到书房门前。原来是陈影昭正在调一架古琴的弦,他看了看小宛,便请她书房里落座。小宛环顾四周,房中堆满了书,书架与书架的空隙之间挂满了名人字画。
“想不到陈大人除了大刀之外还有读书的雅兴,真正是文武双全。”
“其实没有不读书的大官。任何才能书中都有前人的总结,取而用之,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