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2 / 3页)
在乡村,炊烟是一道别致的风景,如诗如画。
我虽生长在农村,却很少注意过炊烟。有人说有了炊烟就有了生命和家,我不置可否。
可是有一次,它却在我心中久久地飘着,绵长而亲切。在那一刻,我感觉它是有根的。
那是高考落榜后,连续几日的燥热,终于有一天,风雨大作,持续了三天两夜。风停雨住的那个下午,我和父母发现,屋顶的烟囱被风刮掉了。没有烟囱的屋顶使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于是本来沉闷的心更加迷惘了。
沿着村边的小路,我漫无目的地走着,一再问自己该何去何从。天渐渐地暗了,我擦干脸上的泪往家走去,一边走一边想,没有了烟囱,父母该怎么做饭呢?
那个黄昏很静,没有一丝风。走到村口,突然发现我家屋顶上正飘着一缕炊烟,却看不到烟囱。
那一刻,我竟心潮澎湃。冲向家里,看到父母正在做饭,我说没有烟囱,也能做饭啊?妈妈先是一愣,继而说,生着火,就可以做饭啊。原来,只要心中有一把“火”,炊烟总会升起来的。没有烟囱的炊烟一样可以有家的含义啊!
那么,谁能说,曾经失败的一段人生就是一个人的全部呢?
其实,只要信念的火不熄,炊烟总会升起来的,因为它是有根的,它的根不是烟囱,而是我们的心。
------------
欣赏自己
------------
我进这家报社以前有一个小插曲,正是这个小插曲,改变了我的命运。
当时刚大学毕业的我被分配去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心情颓废到了极点。在我租住的四合院里有一个捡破烂的中年人,很憨厚的那种,皮肤晒得黑红黑红的,但腰杆却永远挺得直如笔管。
那时候我的小文章开始见诸于全国各大报刊,这是唯一让我骄傲的资本,但那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却时时困扰着我。我无人诉说,唯有那个中年人碰面时冲我点点头。
后来,我失业了。两个月,我闭门不出。
有一天黄昏,那个中年人家来了一位客人,其实也是一个捡破烂的,正好碰见我,竟握着我的手,一口一个“宋记者”,说尽了感激之话。
我被他搞得一头雾水,不知该答应还是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