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聪明之人(下).(第1 / 3页)
第四十二章.聪明之人(下).
借着八贤王将张衍圣的事情讲出,萧漠神色凝重,一脸的沉默,仿佛是在思索张衍圣的所作所为,究竟有何目的——但实际上,他的全部心思,却早已转移到了八贤王身上。
萧漠确实看不穿如今的张衍圣,但同时也看不透如今的八贤王。
至少,他想不明白,八贤王为何会对他这般的坦诚相待。
事实上,与愈加神秘的张衍圣相比,这段日子以来,八贤王的种种举动,还要更加的诡异莫名。
平型关大败后,八贤王甘冒奇险,率领残兵败将,游战于北方草原之时,竟是轻易的说服草原野族数十部落举族相助相投,显然之前早有联络;
其后,其手下亲信大将梁守,麾下两万余精兵,经平型关一败后,不仅少有损伤,更是带着大量粮草军械隐遁了下来,并在八贤王领军攻回大楚后,仿佛早有预料一般的快速汇合。
前后种种,无论怎么看,都让人感觉是早有策划。
最重要的是,当八贤王攻回楚境后,其麾下包括梁守大军、野族联军以及一路上所收拢的无数残兵败将,近十万之众,竟是在大楚最危急的时候,驻于三江城按兵不动,仿佛坐山观虎斗一般。
虽然在事后,八贤王曾解释“军队需要磨合整顿”、“将士疲惫”、“欲在敌军松懈之际再行雷霆一击”云云,诸般解释也是合理合情,但萧漠对于这位英明神武的八王爷,心底深处,依然总有一片阴影存在。
而如今,八贤王又为了楚灵帝所允诺的参政之权,竟甘冒风险隐瞒伤势,更是让萧漠对他敬而远之。
虽然萧漠直觉认为八贤王不会背叛楚灵帝,但其所图也必然极大,对于如今立志于韬光养晦的萧漠而言,自然是最好不要参与。
借着房间之中的沉默气氛,萧漠暗思良久后,想及八贤王前后种种,终于隐有所悟。
今日八贤王对他这般突如其来的坦诚,果然寓意颇深。
至少,八贤王之前所言种种——譬如枢密使王翰如今根本不敢得罪于他、譬如其他朝臣无法借伤势之事阻碍他入朝参战、又譬如其掌握了张衍圣的把柄云云,其实对萧漠而言,也是一种隐晦的警告。
萧漠今日的声望,虽然一时无二,但论根基地位,依然远不如枢密使王翰,那么,既然连王翰都不敢得罪于八贤王,萧漠又怎敢轻易得罪?
满朝文武,包括丞相张谦在内,皆无法以伤势为借口,阻碍八贤王日后入朝参政,那萧漠又能如何?楚灵帝虽然对萧漠宠信无比,但论亲近,依然无法与八贤王相比。
张衍圣行事隐秘,但八贤王依然能掌握其把柄,那么萧漠又怎敢说自己没有把柄落在他的手中?至少,上元城之战,为扭转形势,无奈蛊惑草原联军所虏的近十万民众暴动赴死之事,一旦被人得知,即使萧漠再有怎样的功勋,也要狼狈不已,声望全毁。这件事虽然萧漠自信做的隐秘,参与之人,皆是身边信任之人,但却也不敢保证世上再无他人得知。
总之,八贤王虽然一再声称,在萧漠、张衍圣、王翰三人之中,他仅信任萧漠一人,但萧漠如若有出卖八贤王的心思,听到这般言论后,权衡利弊之下,诸般想法,自然也会打消大半。
或许,这就是八贤王今日对萧漠这般坦诚的原因所在。
只不过,隐约之间,萧漠觉得,八贤王今日对他这般坦诚,或许不仅仅只是隐晦的劝慰与警告,恐怕还有什么更深刻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