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巨浪 > 第0100章 守株待兔

第0100章 守株待兔(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都认为,应该以防御,以确保现有利益为主,而不是耗费宝贵的力量,进行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扩张。

相反,南洋系军官则是“激进派”的代表。

说白了,这也与平民将领自身有关。不管是从个人利益,还是从利益集团的利益,或者是从帝国利益出发,这些平民军官都希望建立更多的战功,获得更高的地位。如此一来,帝国必须推行扩张政策,海军也就得跟随帝国的扩张步伐对外用兵!

如果追根溯源,“保守派”与“激进派”的斗争甚至可以追溯到帝国早期,旧贵族、大地主与新兴资本家、商人集团之间的经济、政治与军事斗争。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帝国海军的内部分歧与矛盾有多么的严重。

问题是,海军的战术与战役区别比较大,与战略的区别就更加明显了。

比如,“存在的舰队”,这一“保守派”的经典战略思想就被海军奉行了数百年之久。其主要观点就是,在重点地区,一支存在的,而且能够活动,具有战斗力的舰队是保证帝国利益的决定性因素。

按照这一思想,帝国海军扩建了各大舰队,并且在战役行动中尽量避免与敌人决战,尽量通过威慑、威胁、封锁等等手段打击敌人,最终迫使敌人投降。

这一思想一直延续到上次世界大战初期,当时帝国远征舰队在大西洋上的作战行动几乎就是按照这一思想进行的。最终的事实证明,随着技术进步,舰队战斗力的提升,海军持续作战能力的增强,“存在的舰队”不再适合新时代的海战。

正是帝国海军首先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在后来的“爪哇海战”中力克群雄,确保了帝国的根本利益。

回到海战上来。

按照李玉民的推测,日本联合舰队也应该采取相对保守的战术。即从东北方向进入,先用侦察舰探明情况,然后用舰队决战的方式与主力战斗群分出高低。

正是按照这一预先判断,李玉民才采取了现在的战术部署。

问题是,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天,如果日本联合舰队按照他的预测赶来决战,早就应该有所发现了!

当然,一种战术的没落,并不代表整套战术思想的没落。

按照绝大部分海军将领的观点,保存舰队实力,避免在舰队决战中过度消耗,是确保海军,确保帝国利益的关键因素。

毫无疑问,李玉民一思想的代表者。

同样的,东洋系军官几乎都是“保守派”的代表。这也与东洋系的豪门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说白了,几乎所有豪门都认为应该“守成”,而不是“扩张”。不管是从个人利益,家族利益,豪门集团利益,还是帝国利益出发,几乎所有东洋系军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