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巨浪 > 第0293章 绣花枕头

第0293章 绣花枕头(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五十分,第四枚穿甲弹命中了“西班牙”号的航海舰桥。

据战后调查,正是这枚炮弹产生的一枚弹片在穿过了航海舰桥与罗经舰桥两层甲板之后,将司令舰桥内的卡洛斯上将切成了两截。当时,司令舰桥内的二十多名军官,除了卡洛斯之外,竟然没有一个人受伤!

显然,卡洛斯的太“命薄”了。同样可以看出,“西班牙”级的防护设计有多么糟糕!

五十三分,连续三枚穿甲弹打中了“西班牙”号。

命中点分别位于前烟囱左侧的主装甲带上方,C炮塔的炮座与两具烟囱之间的左侧四号副炮炮位。三枚穿甲弹都撕开了“西班牙”号的装甲,进入舰体爆炸。其中第一枚穿甲弹让“西班牙”号的一号与三号锅炉舱同时报废;第二枚穿甲弹进入了C炮塔的弹药库;第三枚穿甲弹则直接炸飞了附近的三个副炮炮位,并且引爆了数十枚六英寸副炮炮弹。

进行基础设计的时候,美国工程师大量借鉴了“标准战列舰”的设计思想。

而所谓的“标准战列舰”是美国海军提出的,在基本上相同的舰体上安装不同的设备,形成不同级别的战列舰,以此来简化设计工作,并且提高战舰的建造效率。其第二代“标准战列舰”的第一级为“宾夕法尼亚”级,随后又有“新墨西哥”级、“田纳西”级与“科罗拉多”级。由此可见,美国工程师采用的基础设计思想是比较旧的,根本没有用上当时美国的最新技术。

当然,为了满足西班牙海军的战术要求,美国工程师还是动了很多脑筋。

比如,重新设计了舰体的水下线条,减小了航行阻力;采用原本为快速战列舰研制的动力设备,使输出功率达到了十万轴马力,最终使其航速达到了三十节;为了提速,战列舰的防御能力比“科罗拉多”级有所降低,另外放弃了很多用来提高生存能力的设计方案,主要就是减重;采用与“科罗拉多”级一样的主炮配制,只是换用了由法国开发的十五英寸主炮,而不是美国海军的十六英寸主炮。

如此一来,“西班牙”级成了一种“四不像”战列舰。

对“西班牙”号上的官兵来说,不幸中的万幸是,当时C炮塔已经报废,为了防止弹药库被引爆,枪炮长已经下令向弹药库注水。不然的话,第二枚穿甲弹肯定会引爆弹药库内的炮弹与发射药,将正艘战舰,以及战舰上的上千名官兵送上西天。

其基本设计来源于“科罗拉多”级战列舰,采用了为“北卡罗来纳”级研制的,而且还不算太成熟的动力设备,主炮却是法国活,生存能力向意大利战列舰看齐(当时意大利海军的战列舰被公认为生存能力最差的战列舰)。

由此可见,就算西班牙海军宣称“西班牙”级战列舰是标准的快速战列舰,也最多只是空有其表,除了速度之外,火力、防护与生存力都达不到快速战列舰的标准,战斗力更是比美国与帝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差多了。

对付这

种“绣花枕头”,帝国海军的四百毫米穿甲弹游刃有余。

四十九分,两枚穿甲弹几乎同时打中了“西班牙”号的C炮塔与D炮塔。虽然两枚穿甲弹都在穿透了炮塔顶部装甲之后,在炮塔内发生爆炸,没有能够进入到下方的弹药库内,但是这两枚穿甲弹一下就打掉了“西班牙”号一半的主炮火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