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巨浪 > 第0472章 以多打少

第0472章 以多打少(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从“路易斯安那”号上腾起的火球就说明了问题。

当时,连“台湾”号上的白佑彬,以及“武宗”号上的杨定方都以为穿甲弹打穿了“路易斯安那”号的水平装甲,在关键部位发生了爆炸。

只是,这一猜测很快就被否定了。

六点三十六分,一枚十六英寸穿甲弹击中了“广州”号的后舰桥,并且在爆炸之前就穿过了舰桥。

在此之前,“路易斯安那”号已经二次击中“广州”号,只是都没有打中关键部位。

正是如此,才不会用穿甲弹去对付巡洋舰与驱逐舰。

同样的,如果没有击中关键部位,穿甲弹就不会在舰体内发生爆炸。

“重点防护”理念就是根据穿甲弹的这一情况而诞生的,在关键部位敷设足够厚的装甲,而在次要部位根本就不敷设装甲,或者只敷设勉强能够抵挡小口径炮弹的装甲。

面对这样的情况,穿甲弹也是进退两难。

如果不采用延迟时间引信,就无法穿透战列舰的装甲。如果采用延迟时间引信,在击中敌舰无装甲保护的部位时,穿甲弹就很难在敌舰内部发生爆炸。

据后来调查,第三次打中“广州”号的炮弹就是从“路易斯安那”号的C炮塔中的一门舰炮打出来的。这枚穿甲弹除了摧毁了“广州”号的备用指挥系统,干掉了包括二副在内的十多名官兵之外,并没有造成多严重的损伤。

打到六点四十五分,“广州”号又挨了二次炮弹。

在此期间,“广州”号击中了“路易斯安那”号至少四次,协同作战的“江苏”号也保持着每轮齐射全有命中的良好“状态”。

现实中,没有任何一名舰长会选择前者。如果不能击穿敌舰的装甲,就算用再多的炮弹,将敌舰的脆弱部分打成筛子,也不可能击沉敌舰。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打在敌舰次要部位的穿甲弹都不会在舰体内发生爆炸。

“广州”号打出的这枚穿甲弹就在击穿了“路易斯安那”号的水平甲板之后,弹径发生了改变,没有斜着穿过“路易斯安那”号的舰体,而是直接向下穿透了三

层甲板,然后才发生爆炸。

虽然重型穿甲弹的装药量一般只有数公斤,最多十数公斤,但是当这些高能炸药在密闭空间内发生爆炸之后,其产生的破坏力仍然是任何战舰都难以承受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