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2章 内心矛盾(第2 / 3页)
只是,在作战行动开始后,情况出现了变化。
随着第51舰队离开珍珠港,随后又出现在了夏威夷群岛南面海域,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斯普鲁恩斯会赶来参战。结果,作战计划也发生了变动,在确保歼灭美军第三舰队的同时,还得优先确保歼灭第51舰队。
也就是说,歼灭第51舰队成了首要任务。
担负起这个重任的却是第11舰队,而不是第31舰队。
更重要的是,按照新的作战计划,应该由第11舰队来主导此次作战行动。即在第11舰队与第51舰队交火之后,第31舰队才能追上美军第三舰队的二支作战舰队,力争在第11舰队歼灭第51舰队的时候干掉美军舰队。
被安排唱配角之后,郑恩博也只是心里不满,并没在言行上有多表现。这也是他三年来的最大变化,或者说是“成熟”吧。
作战行动开始后,郑恩博就一直严格按照计划在行动。
离开塔斯曼海,前出到斐济群岛,与美军第31舰队交火,然后全速折返,与第32舰队、第33舰队一同炮击悉尼,再跟随第11舰队离开炮击海域,奔赴下一个战场。每一步,郑恩博都走得很出色,也很准确。
可以说,在前一阶段的作战行动中,第31舰队是绝对的主力。
如果没有第31舰队在斐济群岛的行动,美军不会认为帝国海军将攻打斐济群岛,从而向这一方向调遣兵力,忽视了澳洲大陆的防御。如果没有第31舰队全速返回,仅凭第32舰队与第33舰队,很难完成炮击悉尼的任务,从而使美军手忙脚乱,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调配兵力。
不管郑恩博愿意还是不愿意接受,这就是新的作战计划。
作为帝国海军军人,郑恩博只能执行命令,而不能讨价还价。
当然,执行命令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如果第11舰队无法完成任务,就得看第31舰队的表现了。同样的,如果斯普鲁恩斯只是虚晃一枪,并不打算在西南太平洋上与白佑彬决战,能否扩大战果,夺取西南太平洋上的制海权,照样得看第31舰队的表现。
从此可以看出,郑恩博此时的心情很矛盾。
在郑恩博看来,接下来的作战行动中,第31舰队仍然是主力。
按照郑恩博的分析,即便尼米兹把斯普鲁恩斯率领的第51舰队派了过来,美军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主力仍然是哈尔西麾下的第三舰队,而不是由斯普鲁恩斯领衔的第五舰队。只要美军还想守住夏威夷
群岛,防止本土遭到攻击,就必须将第五舰队留在太平洋中北部。如此一来,要想在西南太平洋上继续推进,就得干掉哈尔西的第三舰队。
这一点,在作战任务中也写得很明确。
不管是卫延年,还是海军情报局,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都无法肯定第51舰队会前往西南太平洋,所以此次作战行动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歼灭美军第31舰队与英国太平洋舰队,为今后进攻斐济群岛、新西兰与澳洲大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