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3章 角色转变(第2 / 3页)
对任何一名将领来说,十五年的时间确实不算长。
到时候,白佑彬也才四十出头,而帝国海军历史上,在四十岁左右出任海军元帅的人不会超过十个!
更重要的是,白佑彬必须在这十五年之中将其在基层部队中打下的基础转变为今后前进的基石。显然,十五年的时间根本算不上长,而白佑彬要想扩大在海军中的威信与威望,就必须利用这次大战结束前的这点宝贵的时间。
综合这些因素,除非白佑彬打算在战争结束之后退役,不然他就必须离开前线。
显然,白佑彬不会离开海军。
也就是说,白佑彬要想继续前进,他就得离开前线战场。
从这次的人事调动来看,卫延年确实在培养白佑彬,而且在战争结束之前,给了白佑彬一次其他人都没有能够获得的宝贵机会。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白佑彬也必须离开前线战场。
作为战将,只在战争时期才有发挥价值的机会,在和平时期,往往是那种不受欢迎的人。以祖寿清为例,作为帝国海军非常有名的战将,白佑彬的学习对象,在和平时期,他就是帝国海军中有名的刺头,如果不是凭着与江洪波的关系,以及陈锦宽的庇护,恐怕早就被整下台了。
现在,战争已经快要结束了,如果白佑彬不能摆脱战将的身份,将很难有发展的空间。
十六岁之前,他的生活只限制在一个面积仅数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接触的人不超过三十个。十六岁之后,他的全部生活都与帝国海军有关,就连妻子都是海军现役军人。如果离开了海军,白佑彬就将失去他赖以生存的一切,失去生活的根本目的。
毫无疑问,不管白佑彬愿意还是不愿意,他都得接受卫延年的安排。
再从白佑彬已有的关系网来看,也确实用不着他继续在前线指挥军队作战了。
杨定方、蓝凌波、秦孝东、赵赙礼、莫怀成这些曾经跟随白佑彬征战,或者与白佑彬有着非同一般关系的将领都是帝国海军中的名将,且都在各自的部队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而这些将领统领的舰队,不是白佑彬曾经指挥过的,就与白佑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都对白佑彬忠心耿耿。
以往,白佑彬可以凭借陈锦宽与卫延年的支持,不用担心“上头无人”。
现在,随着战争即将结束,陈锦宽很有可能在战后宣布退役,或者卸任。到时候,接替陈锦宽位置的很有可能是卫延年。而作为现任的海军总参谋长,卫延年很有可能只是一个过渡角色,只担任一界(五年)的海军总司令。在卫延年离任之后,白佑彬最多再获得十年的准备时间,也就是由江洪波出任海军总司令。随后,白佑彬就得依靠
自己在海军中建立起来的关系网,走上海军总司令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