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巨浪 > 第0655章 由远及近

第0655章 由远及近(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然,盯上了这八艘战列舰的人并不少。

郑恩博也在当时给海军总参谋部发了一份电报,指出了重建第62舰队的重要性,并且委婉的表示,从土耳其租借的二艘战列舰之前一直在北大西洋战区服役,所需要的独有的后勤支持能力也只有北大西洋战区才具有,因此应该将其继续留在北大西洋战区。郑恩博的意思是,将第62舰队的剩余战舰转给第42舰队,帮助第42舰队重建,然后用新服役的战舰重新组建第62舰队!

显然,郑恩博也想得到几艘“海军元帅”级战列舰。

对卫延年来说,怎么分配即将建成的八艘战列舰,确实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当时,帝国海军还在战场上活动的作战舰队就只有三支,其中第11舰队还在太平洋上活动,而第44舰队的实战经验还不够丰富,真正的主力是第61舰队。除此之外,还有二十一艘战列舰(包括二艘土耳其的战列舰)正在维修,或者准备进行大规模维修。这十七艘战列舰中,三艘“省”级的维修工作能够在八月初完成;四艘“省”级乙型的维修工作在九月初就能完成,另外四艘则要持续到十月底,甚至十一月底;而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维修工作肯定要持续到年底;二艘从土耳其租借的战列舰的维修工作最快也只能在明年年初才能完成。

另外,帝国海军必须为战后的发展考虑。

按照以往的经验,战争结束之后,海军得到的军费将直线降低,帝国的重点也将转移到国内建设上,从而保持帝国内部的稳定,避免在获得胜利之后爆发内乱。因此,帝国海军必须为“过冬”做好准备工作。

而按照帝国海军的传统,在军费拨款减少之后,往往会通过出租或者出售老旧装备的方式来维持海军的正常运转,完成从战时状态到平时状态的过渡,避免因为快速裁军而导致海军实力与影响力急剧下降的情况出现。

如此一来,帝国海军就必须在战时建造足够多的战舰,而且是最先进的战舰。

这样就很好理解了,只要帝国海军手里有足够多的先进战舰,在战争结束之后,就可以将大量在战争初期与战争中期建造的战舰出租或者出售给友好国家,然后用获得的租金等款项来维持新式战舰。

如果算上在九月底到十月初陆续服役的八艘“海军元帅”级,到十月份的时候,帝国海军将拥有二十七艘战列舰,其中十二艘为新建的“海军元帅”级,八艘为“省”级乙型,七艘为“省”级。

也就是说,海军也要利用最后的机会扩大规模!

这就不难理解帝国海军加快了第二批次“海军元帅”级战列舰的建造速度,并且在第一批四艘“海洋”级战列舰才动工建造不久就追加了第二批八艘订单的原因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只要这些战舰建成,就不会被拆毁。如果没有赶在战争结束前建成,则很有可能在战后的大裁军中被抛弃。

当时,给白佑彬提供消息的是蓝凌波。

作为第一舰队司令官,在第11舰队由赵赙礼指挥的情况下,蓝凌波一直在后方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因此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后方的事情。在得知第二批次的八艘“海军元帅”级战列舰将在八月底到九月初之间建成的消息之后,蓝凌波立即联系

了白佑彬,同时也找到了江洪波,希望通过江洪波的关系给第一舰队搞到四艘新式战列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