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闹剧(第2 / 2页)
丘吉尔对于新事物也总是充满兴趣,这也是他能成为政坛常青树的原因。
或许每个人都有两面,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
(未完待续。)
“秦,我不记得你的部队里有海军这个编制。”丘吉尔好整以暇的看着秦致远,目光充满探究和好奇。
这里是英国的军需部,位于伦敦,大英帝国的心脏,20世纪初全世界的经济中心,也可以算作是政治中心。
“存在即合理,如果需要的话,以后说不定还会有空军这个编制。”秦致远微笑。
每当面对一位传奇巨人的时候,秦致远总是充满兴趣,特别是丘吉尔这样的人,这个级别的可不多见。
但当秦致远对丘吉尔微笑的时候,秦致远的内心是警惕的。
于是秦致远找上了新上任的英*需大臣丘吉尔。
温斯顿·丘吉尔,这又是一位巨头。
潜在的巨头,现在还不是。
战前,丘吉尔的职务是海军大臣,14年8月1日,当丘吉尔得知“德国对俄宣战”后,丘吉尔迫不及待的下达了海军总动·员令,这个命令到第二天才得到内阁追认。或许丘吉尔这样做是因为太憎恨德国人,不过也因此给议会留下了不听命令,独断专行的印象。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后,英国海军付出了巨大代价,却并没有攻占该海峡,反而使英国丧失了战争初期的优势,丘吉尔因此遭受猛烈抨击,最后丢掉了海军大臣的职务,转任不管部部长。
丘吉尔这个人在另一个时空中确实有不错的名声,同时他也有巨大的污点,那就是他的种族主义。在镇压肯尼亚人起义的时候,丘吉尔曾经签署过命令,要求“清除”当地的黑人,这其中就包括后来的美国那位黑人总统的祖父,后来美国那位黑人总统就任时,把布什时代一直放在白宫办公室的丘吉尔半身铜像归还给英国人这个梗,就是因此而来。
后来二战时期,丘吉尔也曾强令印度出口谷物,但当印度人陷入饥荒的时候,丘吉尔却置之不理,坐视300万印度人被活活饿死。
印度人和中国人同属东方人,丘吉尔对印度人的态度就是如此,可以想象他对于中国人的态度。
“哦,看来你对飞机这种新玩意很感兴趣。”丘吉尔也感兴趣。
就在丘吉尔担任海军部长的时候,丘吉尔亲自批准了坦克的研究计划,并且指定用“坦克”这个海军术语代指这种战争利器。
不管部,就是真的什么都不管,没有任何实权,就像是一个吉祥物。
丘吉尔因此愤而辞职,带着他的仆人,司机,管家,以及几十箱子的生活用品前往法国前线,担任苏格兰毛瑟步枪团第六营的营长。
去年九月,达达尼尔海峡海事调查委员会成立,并于圣诞节前后发布了调查报告,丘吉尔成功脱罪,刚刚被劳合·乔治任命为军需大臣。
嗯,或许丘吉尔的头型也不错,能让劳合·乔治看得上眼。
看来秦致远的名声确实是在与日俱增,至少在报上名字之后,秦致远得到了丘吉尔的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