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四节(第1 / 4页)
健布稍微揉了一下眉心,扫过众人说:“你们都是本州官员,都应知道此事了吧?”
“沿途地方官员纷纷回报,一支人马正在集结推进!应该是来援狄贼的!”梁威利主动解释说。周围的人一下大为惊讶,却纷纷肯定这不是来援敌方的。看他们打死也不信的样子,马孟符从沉默中插言,推断说:“羊杜虽然只有几千人,却可以在数十处屯田所在,筹集上万人。”
周围群起反对,他们纷纷都说:“胡说八道。姓狄的贼子已经在劫难逃,羊杜多少是个明白人,即使来了,也会站在我们这边。”
送走过健布,董文就在军帐发愣,半点都不想睡。他一会想到坑杀同胞的罪恶,一会想到健布的信任,再回过神来,却渐渐地想,大将军是良心难安,因信任自己而特意过来说说,坚定一下心思?还是想要我负上讹诈的恶名?他睡时已经是下半夜,可只小睡了一会,就梦到许多叫“冤枉”的军士,他们都个个血污,或缺胳膊少腿,或连脑袋都没有,围住自己闹,其中一个还哭诉自己的军功。
他一下醒了,苦笑一番,看看天还未亮,正要躺下再睡,看到自己的人闯进来喊。听说聚众议事,他猛地爬起来,想也不想就急行去中军大帐。
一干地方贵族即使再懒,也是不敢在健布面前怠慢。董文去时,他们差不多都聚齐了,接着看过进来声过大的董文,依旧又陷到讨论中。
“我们又来了援军!大概有几万人!”一个贵族信誓旦旦地说,“不过还不知道是谁的人马!”
董文脑袋转得飞快,说什么也想不到哪还有这么一起人马。他连忙问那人说:“你听谁说的?既没有这么大的流寇,也不会是长月方面的人马,怎么来的几万人?”
第五卷山高经行云漠漠,冲冠一怒家国仇
第四节
董文突然间才认识到自己的可笑,竟然建议狄南堂躲去背后,却也不好好想想,军中将士会不会由着他对抗朝廷,以致加祸亲戚。WwW。qb⑤.Com他一转过念头,猜想健布那种可能后,心中便是一寒,暗想:此人莫非枭雄之极,根本不是什么大局为重,而是看陛下无所给予,才拒绝了接连之实。若他北上,无论是本部还是狗人,都会因突入到游牧人中,身家甚远,逃亡必死而和他一心。这时,若朝廷杀了军士的家属,则等于给他了许多仇恨之士;若放任不理,他哪怕打了一两个县城,因供军需杀光里面的人,那也是又建功勋,那时,他再向朝廷投诚,朝廷是赦也得赦,不赦也得赦,否则是拒绝收回无力收回的国土。
他顿时失神,看着健布,难以料想出健布的应措。健布看住极力思考的部下,好一会,又深恶痛决地说:“监国那里递来消息,他的家属已经下落不明,城外的庄园被烧了。”
“可我观将军,似乎还有其它顾虑!”董文有些疑惑地说。
“是真的!”健布帐下的人也在一边,肯定这种说法,又说:“谁的人还弄不清楚,大概一两日后就有通传!”
董文看了几遭,却发现仅有二三人没有激动地加入讨论。他目指一人,问身边的人那是谁。“他是招讨次将,是赵令先的后人,却是跟着姓狄的转的,看形势不对才表了态度。”旁边一人小声地告诉他,眼睛里还闪烁着一丝淡淡的蔑视。
在他们看来,这种正统家世的人跟在那些暴贵的人身后,的确有让自己值得蔑视的理由,何况还是对峙的反贼荐就了他。
董文心想:他怎么会毫无意外,某非知道来者何人?他正想着,见健布带人入案,便收起心思,静静等待。健布的脸色有些焦黄,眼睛也带着红丝,看来夜中也没睡好。他环视一周,一坐到案前,就升起军帐。
随着帐鼓,铜管,众人立刻肃穆,慌忙按次序排成几班。
“是呀,我无法确定他到底有没有和狗人勾结,会不会和狗人勾结?!他曾经在交涉中特别提到,说若朝廷不赦,不如让他做对抗狗人的先锋,死于狗人中。”健布犹豫了一下,说,“我细细又想,却觉得是反话反说。若是朝廷不赦,他便邀了狗人做先导!”
接着,他又说:“若讨此逆,就在此两三日。若讨之,却怕又是逼迫之。”
董文脑袋轰隆一响,失魂落魄,再次想起自己那个躲往后方城里的建议,荒唐到好像去刻意提醒对方一样。
他权衡利弊,低声说:“曲意赦之,观其意图或解其武装。”
“我也是这么想的!”健布点头,“监国一定程度上也对。前些日子,太后对李公之乱,开过先例,若再赦从叛,朝廷还能号令几人?现在贼众兵痞,多赦无助,应乱而重治才对。我们便为他担负这恶名吧,以讹诈诛杀几个的死硬从叛和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