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御史(第1 / 3页)
所以,哪怕严家父子在朝中权势中天,可仍旧是有旁的大臣家的探子被送了进来,或者说,也正因为严家父子的权势太大了,旁的朝臣才会偷偷用尽法子送进来些探子。
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少的。
毕竟这种事情一旦被发现,那双方可就是死敌了,而且,谁派来的探子,真要闹到皇帝那里也是不占理的,且名声也会因此丢尽的。
但是严家这边的情况实在是太过特殊了。
尤其是近年来严世藩逐渐掌权,其甚至比当今圣上都喜怒无常,而且性子乖张暴戾,可是不好应对的。
宫中的消息,最是瞒不住人的,哪怕嘉靖如今住在西苑,仍旧是如此,其实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如此,只要是皇帝身边的消息,几乎就没什么能瞒住的。
当然,若是能牵扯到朝中的一些个重臣共同商议的,这就又能瞒得住。
这其实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朝中的那些个重臣,在宫中都是有获得消息的渠道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当然,除非是有一些消息只有皇帝一人知道,这样倒是不会外传,但也并非绝对,例如有的臣子就能通过慢慢获取皇帝的一些近日行为等,推测出皇帝的心思。
皇帝身边一些隐蔽的消息都不好瞒住,更何况是这种直接下了口谕,让严嵩拟旨,根本就没准备隐瞒的事情。
所以,有些重臣想在他府上安插探子也属于正常,同时,也不排除想要收集更多的证据,为日后扳倒严家父子做准备。
“恩师,你这可是好兆头啊。”
邹应龙今个正巧在徐阶府上,初闻这消息,心中可是大喜,他是徐阶的门生,徐阶虽然如今是次辅,可朝中权势可是尽在严家父子手中。
黄锦刚从严嵩府上宣了口谕回宫,这边消息就传了出去。
只要是在朝中有头有脸的,几乎全都知道了口谕的内容。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能在朝为官的,其实没一个心思简单的,真是那种心思简单的只会死读书的,早就不知道被排挤到什么地方去了。
能留在朝中为官,或者说能在朝中为重臣的,就没一个简单的,不说是奸诈或者是奸臣,可心思是不简单的。
毕竟,谁也没规定正直之臣就不能有些心思算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