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鼎宋 > 第五十三章 士子如妇见节义

第五十三章 士子如妇见节义(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三月中,顾丰也被列为暂管待勘之人,入了净众寺,他很是忧急地问王冲。

王冲却闲得在鼓捣香莲玉莲送来的熏花炉,他觉得这玩意就是个蒸馏炉,可以拿来搞蒸馏酒。

“祸福自有天命,唯尽人事而已。”

县衙、府衙、转运使司、提学司、提举常平司、提刑司,这些衙门riri不宁。读书人一拨拨在衙门前鼓噪,甚至还带动了不少平民百姓。

此时许光凝终于出手了,依旧是秉公办事,提刑司未勘问完此案,绝不插手。但他却以这么多读书人系监,不仅有伤体面,也乱了府监为由,将所有人转移到府衙附近的净众寺看管,也让王冲等人摆脱了囚犯的处境。

王冲这帮读书人转监,府监里的犯人依依不舍,这段ri子里,府监的狱子们碍于这么多读书人在监,行事都不敢再如往ri那般无忌。更有王冲这样的算命先生兼讼师给犯人作心理辅导和诉讼指导,宋钧王彦中这样的夫子作文化辅导,都是收获满满。

与此对应的是,狱子和主管府监的官员们却是出了一口长气,再让这帮读书人呆在府监里,他们可真不知该怎么管事了。

“且安心,许大府既出了手,此案定有计较,卢彦达再不能肆意妄为。”

这家伙什么事都不愿甘屈居人下,连这案子的主凶都要争一争。

不过再到王彦中等人入监,甚至宋钧入监,张浚再也没办法稳坐案首了。

“竟与宋老先生同狱,张浚何德何能,能享此名!”

张浚一脸幸福的悲怆,宋钧却揪着胡子,瞪着王冲道:“你小子可害人不浅哪。”

接着笑道:“盼卢彦达造出一个‘政和蜀地邪等人’,如此我的行状就不再无事可写了。”

宋钧的分析让大家安下心来,可王冲算算时间,觉得离脱困之ri还早得很。而且华阳知县赵梓依旧冷眼旁观,卢彦达要办什么事,他也尽力配合。就这点来说,不仅王冲洒下的种子还没发芽,许光凝似乎也还在隐忍不发,他们这些人还有得罪受。

如王冲所料,尽管换了地方,待遇也好了,但处境却一riri开始恶化。对众人文字言说的搜检越来越细密,录问此案的官员也越来越多。本地读书人和老百姓的鼓噪,也因卢彦达果决将宇文柏、鲜于萌等权贵子弟牵入此案,一视同仁而渐渐平息了。

不经意间,已到三月,对这帮“预备邪等人”的管束越来越松,不仅王世义、邓衍带着虎儿瓶儿经常来探望,香莲玉莲都跟王冲见了面。姐妹俩一个泪眼婆娑,一个递来熏花炉子,王冲还能看到门外马车的纱帘里,隐有丽人顾盼,那该是潘寡妇,可惜王彦中就顾着跟宋钧等儒士论学,叫他也不应,生生丢了这么个机会。

王冲为父亲遗憾,却不知院子外,隔个三五ri就有黑帘红穗的马车在净众寺外停留,马车里,一双丹凤眼透过纱帘紧紧盯来,还溢着稚气的眼瞳里,忧se如深潭,期盼起涟漪,似乎便只远远见得一个人的侧影就满足了。

“你下的功夫怎还不见效?”

王冲心说,卢彦达怕还是真有这想法。以县学公试谤讪案为立足点,将他王冲揪出来。集英社谋逆案立不起来,却给了卢彦达等人搜检他文字言述的机会,由此把晒书会相关人等以及他爹王彦中再拉了出来。

这一连串案子其实都还没着落,但是卢彦达等人就靠着虚立起来的案子,可以大肆搜检,造出一个洛党蜀党残余合流重燃的危险假象。就像乌台诗案一样,只要有心,鸡蛋总能挑出骨头。这么多读书人,说过的话,留下的文字,总能找出纰漏,用作把柄。

待到范小石等人的公试谤讪案勘问完毕,转移到晒书会和集英社文案流程,也入了府监,成都府监第一次荣幸地迎来了读书人之月。

县学将近三十生员,府学除了张浚,也株连进来几个生员。再加上王彦忠、宋钧等本地儒士,府监关了六七十号读书人,蔚为壮观,蜀中从未有过。

卢彦达等人铁了心要搞大案,却没想案子大了,在成都也掀起了偌大波澜。先是县学生员里那些豪门富户鼓噪起来,再是与宋钧等关系密切的本地儒生纷纷响应。与此同时,卢彦达刻意放过的宇文柏鲜于萌等权贵子弟也“背叛”了立场,“辜负”了好意,一同闹腾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