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逐鹿大明 > 第一百九十二章:滴水不漏

第一百九十二章:滴水不漏(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朱权听得曹文斌如此说,岂能还不明白?这位特务头子是要派遣手下假扮游牧部族的拦路劫道,管他真斥候也罢,假探子也好,一劳永逸下全部解决,以免泄露明军动向。心中明白下感触颇为复杂,暗自忖道:这个特务头子的反间谍水平,倒也具有专业水准,既可以对大军行踪做到保密,又是滴水不漏,事后又可轻而易举的赖个干干净净,让人抓不到把柄,当真辣手之极。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燕王朱棣眼见蓝玉威风凛凛的手持节钺,一声令下之后,连郭英,王弼那等军中宿将也只得服服帖帖的接令,内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嫉妒之意,暗自忖道:什么时候我也能亲自率军痛宰鞑子就好了,娘的,居然这么威风。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此情此景,不知为何,竟是让朱权触景生情,想起了金銮殿上隆重的遣将礼之时,太子朱标赠与蓝玉的这首,王维的诉说汉朝冠军后霍去病北伐匈奴的豪情壮志的诗句。他虽是将方孝孺授课视作了上刑般的痛苦,但对这首《少年行》却是由衷的喜爱,过耳一次之后,便是难以忘怀。

蓝玉眼见众将都是一副凛然恭敬之态,微微颔首下沉声说道:“传本帅军令,今日酉时,,众军务必以粮草饱喂战马,今夜好生安歇,明日寅时,大军随我出发,若有懈怠,定斩不饶。”

锦衣卫同知曹文斌突然抱拳对蓝玉沉声说道:“启禀大帅,今日我见庆州城外已然有些牧民前来交易,这些游牧部族之中,难保没有北元的哨探潜伏,不知大帅如何打算?”原来明朝虽在大宁设立榷场,专门和归顺明朝的兀良哈三族牧民交易,茶叶,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但自纳哈楚所部二十万元军归顺之后,辽东日趋安宁,不但是兀良哈三族,便是辽东的其他大小部族以及漠北距离大宁,庆州略近的部族也是纷纷前来庆州,以及大宁和那些胆子大的中原商人交易茶马,隆冬之后的牛马等牲口,虽是难以卖个好价钱,但以狩猎所得的皮毛和药材交换些食盐茶叶,倒也是聊胜于无。此时的庆州城外,已然侯了数十部族牧民,望眼欲穿的等待着中原商人的货物到来。

朱权听得曹文斌所说,也是不由得皱眉忖道:这些游牧部族,男女老少都是精于骑射,倒是难以分得清楚谁是哨探,谁是牧民?就算真是牧民,也难保不会和咱们交易之后再跑去鞑子那里通风报信。咱们这十五万大军开拔的动静太大,动向势必难以瞒过给敌人斥候的耳目。若是把他们都一股脑儿的全部杀掉,只怕又会影响到朱老爷子的“民族政策”。他自从听朱元璋亲口所述之后,已然明白了这位洪武皇帝,一直以来都想以茶马交易来笼络北方游牧部族,施以怀柔政策,自己这般的杀人灭口之法,就算要做,也得做得干净利落才行,切莫授人以柄。

亲身经历庆州和元军浴血厮杀之后,朱权内心之中早已深深的明白,战场之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丝毫没有折中之法可以选择。所谓和平时期的“仁义道德”,在领军作战的统帅来说,就是狗屁不通。如果让他选择的话,自然是宁肯让这些有“密探嫌疑”的家伙去死,而不是让十五万的明军士卒葬身大漠。所以他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去做?而不是该不该做?

帐中众将听得曹文斌如此言语之后,不由得面面相觑。兹事体大,谁敢说杀还是不杀?是以也只有沉默着鱼贯而出,各自回营部署蓝玉所下的军令,准备明日开拔。

蓝玉皱眉凝视曹文斌说道:“你待如何?”

“去年隆冬之际,连降大雪,草原之上多如牛毛般的游牧部族,难免穷凶极恶,大部族吞并劫掠小部族乃是家常便饭,若是这些牧民归途之中,给有仇的部族劫杀,倒也是寻常之极。”曹文兵面不改色的淡淡说道。

朱棣听得这位锦衣卫首领如此说来,忍不住面露赞许之色,心中赞许忖道:锦衣卫果然不愧是父皇陛下一手栽培出的亲军,不惜一切代价手段,只为完成属于他们自己的任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