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逐鹿大明 > 第三百二十三章:一意孤行

第三百二十三章:一意孤行(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注:越南历史中记载明朝灭安南之战动用兵力八十万,而由满清御用文人编纂的《明史?张辅传》谓安南兵众七百万……

献俘大典上,群臣入贺曰:“胡氏父子违天逆命,今悉就擒,皆由圣德合天,神人助顺。”

永乐皇帝朱棣虽则意气风发,依旧沉声说道:“天地祖宗之灵,将士用命所致,朕何有焉。”下旨将胡氏父子尽皆斩首。

内阁首辅,文渊阁大学士解缙奏道:“胡氏父子篡位夺权,伏击大明使团,自取灭亡。目下为王师平定,陛下宜在安南国主陈氏家族中择一恭顺之辈,立为国主,臣服于大明为上。”

朱棣呵呵大笑道:“劳师远征,岂有为他人做嫁衣之理?”

解缙皱眉言道:“陈氏一脉久为安南之主,深得人心,若不以其子孙后代为安南之主,只恐后世叛乱迭起,难以宁定。”

片刻之后,年约三旬的陈诚被锦衣卫召到近前见驾。朱权细细打量下这才发觉此人便是昔日和自己曾有一面之缘,洪武年间接待帖木儿国使者,后奉朱元璋旨意前往撒里维吾尔设立三个卫所的陈诚,字子鲁。

“朕看了你的奏折,言及帖木儿国新主掌国,我大明可速遣使,以示两国交好之意。听闻你精通突厥文字言语,可愿意做这万里出行的使者?”朱棣沉声问道。

陈诚自少年之时便立志效仿西汉博望侯张骞,此时听闻皇帝有意采纳自己的谏言,当即躬身奏道:“微臣愿奉旨出使西域帖木儿。”

解缙听得朱棣有意遣陈诚出使西域,当即奏曰:“陛下,微臣目下编纂典籍,人手匮乏,陈诚身负重责,整理记载华夏历朝历代出使的书籍,实在分身乏术。”他自奉旨编纂书籍以來,自然而然将其视为了目下大明朝头等大事,实在不愿得力部属陈诚为了出使之事离去。

朱权也觉得解缙言之有理,当即微微欠身奏道:“陛下,帖木儿这厮昔日曾对我大明不宣而战,悍然兴兵來犯,想來其国中不乏敌视我大明的蛮夷之辈,其子沙哈鲁虽则登上苏丹大位,想來其国内局势尚未大定。以微臣愚见,傅安,郭骥等人困居其国,方才归來,我大明又即遣使,难免有示弱之嫌。”

朱棣闻言不由怫然不悦,霍然起身后沉声说道:“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來,一直是中国的属地,趁着元末天下大乱之际脱幅而去。既是本为中国之地,朕今日就要让它重归大明版图。”言罢传旨以平安南诏告天下,改安南为交趾布政使司,以吕毅为都指挥使,黄中为副,黄福为布政使兼按察使,并分设官吏,改置十七府。

解缙眼见皇帝一意孤行,执意将安南纳入大明版图,不由叹息着默然不语。

朱权眼见解缙这般不合时宜的劝谏,心中也是微微叹息,暗自忖道:首辅大人整日里忙于编纂《永乐大典》,不善揣摩圣意。朱老四那就是个绝不肯吃亏的性子,我大明动用三十万大军劳师远征,耗费钱粮无数,灭了胡家父子再立陈氏子孙为国王,天下岂有这么便宜之事?

当日朱棣在奉天殿赐宴文武百官,更晋封张辅为英国公,岁禄三千石,沐晟等有功之人皆有封赏。

待得朱权宴饮完毕,出了紫禁城后策马回府之时,已然是夜色朦胧。遥望天际那一轮明月,不禁在心中暗自叹道:在后世奴才文人所书写的历史中,满清蛮酋康熙签订《尼布楚条约》,将大片中国之地割让给沙俄,成就了“康乾盛世”,而朱老四灭了安南,建立交趾布政使司,反倒成了穷兵黩武,这是多么下贱的历史观。

朱棣听得解缙不愿放人,而朱权则反对目下出使,沉吟片刻后当即说道:“那此事容待他日再议。”帖木儿国虽则在傅安,郭骥口中说來甚是强大,在他朱棣看來也不过是番邦蛮夷,而自己最不愿意的,就是让大明在这些蛮夷面前有那么一丝一毫的示弱之意。

明朝南征大军水陆并进,继续追击安南胡氏父子。清远伯王友等明将率军渡过自注江,攻破筹江、困枚、万劫、普赖诸寨,斩首三万七千余级。安南将领胡杜聚集水师扼守天险盘滩江,新城侯张辅命降将陈封攻击,大败之,尽夺其舟,遂定东潮,谅江诸府州。明军主力追击至木丸江对岸下寨,胡一元之子胡澄以战船三百艘來战,明军迎头痛击,斩首万级,擒其将校百余人,溺死者无算,江水为赤。

三月,胡一元,胡汉苍,胡澄率残部搦战于富良江,意欲和明军拼个鱼死网破。张辅与沐晟夹岸迎战,柳升以水师横冲其阵,大败敌军,斩首数万级,因天旱水浅,安南兵纷纷弃舟逃走,明军追至时江水忽然大涨,遂乘胜急进,安南兵大多被歼。

五月,明军追击至日南州奇罗海口,安南全军覆沒,胡氏父子仅以数舟逃遁,不久后为部下所叛,献于张辅军中。张辅命将胡一元及其子胡汉苍,胡澄,胡芮全部槛送京师。

至此,明军出师不到一年,就大获全胜,消灭了纂位的胡氏政权,得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八十,户三百十二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