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市井人(第1 / 2页)
在人群里快步游窜了一阵,赵子星忽然扯住云峥,蛮横的从人群里挤出一条缝隙,钻进了一个大圈子,剩下的人自然紧紧跟随,走进去之后才发现,有人在卖艺,看样子也是父女俩,旁边还有一个年轻人在整理棍棒。穿着粗布衣服的女子正在不断地原地翻筋斗,翻得快极啦,手脚不断地原地交替走马灯一样。
到了福字街才深恨自己刚才将豆花吃的太多,太饱,上学上的不识岁月,今天居然是灌江口二郎神救母的日子,大街上热闹之极,二郎庙就在江边一里外的地方,成都府的人五更十分就起来了,抢着上头香,到了现在,正是众人回城的时间,福字街上不但有百戏杂耍,更有数不尽的各色吃食,众人一起怒视周同,周同拱手求饶,买来了好大的一包炒好的鸡头菱让大家打牙祭,众人这才放过他。
不知道这样无聊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赵子星和周同几乎都看得目不转睛,就连一向老实的崔达都看得非常的投入。
眼看着目的达成,周同仰天哈哈大笑两声,就带着大家去福字街,因为没有花钱就给大家一人弄了一把扇子,自以为功,从此脑袋就没有低下来过。
“好一手翻肚亮脐啊!”赵子星喃喃自语,云峥才才发现翻筋斗的女子在不知不觉间露出了雪白的肚皮,估计她自己都没有发现,还在那里翻得起劲。
云峥大口的吸了两口气,没有闻见熟悉的血腥味,这才恍然大悟,心善的崔达给的钱最多,一把铜子数都不数的就丢在铜锣里,笑而不语的周同从怀里摸出一枚铜子,带着捉狭的神态故意用铜子把铜锣敲得响了一下,壮汉弓腰施礼,估计是在感谢周同没有把自己的把戏揭穿。
云峥看的头发都要竖起来了,正要上前看看那个孩子还有没有救,却发现壮汉嚎啕大哭着端着一个铜锣向大家讨要埋葬孩子的钱。
云峥给了五个铜子,认为这场表演值这个价钱,等到壮汉收完了钱,将铜钱全部倒进一个笸箩里面,这才用裹着红绸的小锤敲了一下铜锣,大声的叫到:“红孩儿起来谢赏啊!”
红衣童子晃晃悠悠的攀到了最顶处,抬手就把一颗拳头大的香瓜摘了下来,学着猢狲的模样用两条腿攀着竹竿,自己在顶上抓耳挠腮的吃香瓜,正吃的香甜,却不防腿滑了一下,哧溜一下子就从顶上滑落下来,在壮汉的身上担了一下,就掉在了地上,眼看着口鼻流血活不成了。
话音刚落,那个已经死的挺挺的孩子一骨碌就爬了起来,不断地向四周的看客鞠躬致谢。
扇子店的店主也是一个爽快的,忙不迭的答应,扇子这东西即使要卖,也只能卖给学问人,这些人明显就是从书院跑出来的学生,如果名声坏了,就没有办法做这个买卖了。
赵衙内一把铜子就飞进了场子,跺着脚叫好,女子见有人打赏,翻得更加的起劲,老汉的锣鼓也敲得咣咣作响。
家里不愧是开店的,张嘴就对店家说:“这样的宝贝没见过吧?知道你起了偷师的坏心思,咱们都是读书人,和你锱铢必较的会丢了脸面,准许你偷师,但是十三把扇子需要你白送,怎么样,你发财,还少了贼名声如何?”
一群坏蛋不断地把铜子往女子的肚皮上扔,一边扔一边大声的叫好,那个青年人发现了不妥,走到女子身边连忙叫停,等到女子停下来,这才知道自己出了丑,扑在老汉的怀里怓哭。
见到云峥的折扇,扇子店的老板眼睛都在冒光,身在蜀中怎么可能会少了竹子和布帛?云峥要支付扇子钱,却被周同拉住了。
云峥看的清楚,那个孩子身上没有绑绳子,而那个竹竿足足有十几米高,竹竿最顶上的青翠竹叶都保留着,就是为了增添一点雅趣。
“我看起来是不是很蠢?”崔达指着自己的鼻子问云峥和赵子星。
一个壮汉肩膀上竖着一根粗大的竹竿,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孩子攀着壮汉的身子就站在壮汉的脑袋上,作了一个四方揖,拿干布擦擦手心,就像猴子一样的攀上了竹竿,壮汉在底下不断地调整重心,肩上的竹竿晃晃悠悠,爬在杆子上的红衣童子更是险状百出。一些惊险的动作,让周围的看客惊呼不断。
在得到确实的回答之后,羞恼的把剩下的鸡头菱全部塞进嘴里,露出两个黑乎乎的尖角呜呜叫着就要追杀云峥和赵子星。
嘴里嚼着香甜的鸡头菱,眼里看着百戏,悠闲至极,很久没有这样松散的云峥漫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竟然有一种不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