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谁不给自己留条后路?(第1 / 2页)
没想到太祖爷是个真汉子,说话算数,收走了兵权却给了大家富贵,大家都心满意足的在东京生活,而太行山的盗匪也就这么留了下来,贩运一点私盐过活,实在是过不下去的家里就贴补一点,毕竟多一条道路也是不错的事情。”
“我老婆在军营。你让我找歌伎?”
云峥点点头道:“这就合理了,怪不得山里有这么一条路却朝廷却不知道,怪不得每一任的唐县知县都会恪守这个秘密,难怪唐县知县在知道自己没有活路之后会把妻女托付给盗匪,难怪我老婆在太行山会如此的顺风顺水,那些没主子的盗匪以为我也是在找退路,怪不得他们会积极地投靠,不过我听我老婆说,好些人都是弥勒教的人。”
云峥瞅瞅四周,发现小小的山包上只有自己三人,就点点头道:“燕云对辽国来说很重要,对大宋来说更加的重要,称之为大宋的命脉都不算过分,我们总要夺回来的,早点布局以后打起来容易些,你告诉我,你到底想知道什么?”
石中信站在小山包上解开腰带痛快的放了一遍水,还故意面对山下的歌姬们所在的营地,猥琐的样子让人不忍直视。
石中信苦着脸说:“能不能给你小妾说一声,收拢强盗的事情到此为止啊?我家的家将都要被她收编了,你小妾一手拿着银子,一手提着刀子要盗匪们选择,拿银子的是自己人,不拿银子的她就立刻下手啊,一柄宝剑砍头砍得都卷刃了,沾了一身的血,人家现在都叫她血娘子!”
胖胖的苏轼立刻笑着露出四颗大白牙表示自己是一个淳朴善良的不通世事的好孩子。
云峥惊愕的道:“太行山的盗匪里有你的人?”
“怎么好好的感慨起来了?这可不像是你的为人!”
石中信叹息一声道:“你确实不是变数,你只是一只守在辽国这个羊圈外面的恶狼,总是对着羊圈里的羊群流口水,什么样的羊圈能经得起你这么惦记?迟早有一天你会冲进羊圈把里面的羊全部吃光的。”
石中信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了云峥,云峥皱着眉头看了一遍就合上纸张重新递给了石中信道:“有什么不妥吗?”
云峥奇道:“我算什么变数!”
“你小老婆在改土归流啊,太行山上的强盗有四成已经依附在了她的旗下,这些强盗已经有意识的随着辽国大撤退进了辽国。
石中信瞟了云峥一眼指指身后的苏轼道:“孩子还在,莫要教坏了,怎么当人家先生的?”
石中信苦笑道:“不瞒你说,各家各户的人手都有,不为抢劫,只是为自己家留一条后路而已。
“我发现你家就是严格按照《礼记》活着的,除了不要脸一点,别的都符合,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在不要脸和严苛的礼记条例中取得平衡的?这可是一门大学问,我打算学学。”
当年太祖爷杯酒释兵权之后,各个勋贵人家都以为大难临头了,以为兵权没了,剩下的就是抄家灭族了,于是老祖宗们就安排心腹家将在太行山开山立柜,打算给家里留一条最后的生路。
“小妾而已,你老婆在东京,我告诉你啊,家里的等级一定要弄清楚。咱们兄弟可不能出现宠妾灭妻这种丢人扫兴的事情啊。”
石中信皱眉道:“你怎么总想着干掉谁,怎么就不想想我们的生意,辽东的生意是一个大进项,我很满意,听说你老婆也很满意,现在只要辽国和大宋重新签署了合约,大家就能安安稳稳的过几年,也能多赚几年的太平钱,澶渊之盟至少保持了大宋和辽国五十年的平安,这一次的合约保证两国五年的平安总可以吧?这还是考虑到你脑袋出了问题,如果脑袋不出事,我最多说三年!”
强盗进了辽国,那里还会有什么好事情,难道说你现在就已经开始为第二次兵进燕云做准备了?
石中信跳跃式的思维让云峥有些难以招架。想了一下说:“确实已经退出了大宋边境,如今带领着八万皮室军驻守在灵丘,准备和陛下会盟,现如今,辽国的枢密使萧科正在和咱们大宋的枢密使韩琦商量会盟的地点,我问韩琦到底在什么地上会盟。想看看有没有可能把辽国的皇帝给干掉,结果。韩琦不说。”
陛下正准备和辽国和谈,你这时候这样做很不君子啊!”
“邹同把门把的严实。把这里当后宫了,今日看来不能得逞了,你确定辽国皇帝已经撤出了大宋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