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干什么事都要真诚(第2 / 2页)
辽皇进军我大宋的时候不是号称百万大军吗?难道只允许他号称,难道就不允许我们也号称一下?”
一短声,三长声,这是号角在传递讯号,赵祯自然是不懂的,笑林解释道:“陛下,这是主将出迎的讯号,一长声其实代表的是主将出战,三短声代表的是全军出动,混合在一起就表示主将带着全军出动了,陛下,您的虎贲之士尽在此地!”
骑马走在一边的包拯忽然插嘴道:“老夫听说云侯正在抱恙,不知此时是否安康?”
一个木制高台迅速的被搭建了起来,赵祯和包拯被侍卫搀扶上了高台,皇帝立于中央,包拯跪坐其右,邹同拜伏于地,礼官捧着长勿板嘴里念念有词的说着古音,号角吹出一声长音,巨大的战鼓,咚咚敲响,震动四野。
云峥皱眉道:“只要你们不要求辽皇俯首称臣,我的身体状况就能支应到陛下返回京师的。
笑林的三千前军呼喝一声就围着皇帝形成一个圆阵,狄青的副将率领八千铁骑在外围又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圆阵,紧紧地将皇帝围绕在中间,至于捧日军,只敢远远地守在外面,不知所措。
老大人,当着陛下的面,我很想知道你们到底都提出来一些什么条件啊?我怎么听着每一条都是重新挑起战火的诱因啊?”
苏轼见先生发怒缩缩脖子表示受教,不过他转眼间就和老虎等人诉说李常的丑态,云峥只好摇摇头,苏轼嘴贱的毛病还是改不了啊,看样子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天生的,后天很难改变。
李常嘿嘿笑道:“陛下不在的时候我是你的监军。陛下来了。我就是陛下的人,谁要和一群丘八混在一起。”
折腾了好一阵子皇帝的撵架终于可以继续前进了,大军整天蔽日的围绕着皇帝的銮驾,赵祯也终于不再骑马了,趴在銮驾的窗口和云峥谈论将要到来的会盟。
京西军全军出动,不管是不是骑兵,如今都坐在马背上,云峥鄙视的看着一身大红袍服的李常道:“你难道不该穿铠甲吗?黑压压的军队里多出来一块红色不难看吗?”
“朕以为还是爱卿陪朕走一遭为好,爱卿以为如何?
老包穿着全套的大礼服,手舞足蹈的跪拜曰:“臣请追随左右!”赵祯笑着答应,邹同急忙帮着皇帝擦拭铠甲上的灰尘,这对皇帝来说一辈子也没有几次这样的经历,仪表不容有失。
赵祯也疑惑的看着包拯,文官提出的那些条件他也觉得很难达到,他不好折自家威风说些不合时宜的话,见云峥提出来了,就很想知道原委。
“回禀陛下,帝星不动,将星流转此乃天地之道,大将军当炫耀武力夸功三次,兵如猛虎,将如狻猊,潮涌三次朝拜天龙,以示亲近之意,陛下当执天子剑立于中心,微臣唱赞!此为道边逢归师之礼。”
包拯笑道:“陛下,云侯之所以会这样问,是因为他只站在一个将军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却不知道自古以来最激烈的争夺不只是在战场上,还在谈判桌上。
赵祯正色问随行的礼官:“大将军出迎,朕该以何种礼仪回应?”
赵祯看着桌案上酒杯里的酒液泛起涟漪,握紧了手中剑对闭目不语的包拯道:“他们来了!”
云峥笑道:“定州这地方也只有微臣合适护驾,虽然微臣没有狄帅的那份缜密心思,向来在大军的护卫下,护送陛下见一趟辽皇,还是无碍的。”
看到苍天下唯有自己身居高处,赵祯胸中的快意简直难以言表,礼官咒语一般的语言,现在听起来似乎都带着一种神圣的韵律。
赵祯笑道:“有爱卿在,朕无忧矣!”
天空中出现数声鹰唳,赵祯抬头看时。只见五只海东青正在头顶盘旋,笑林肩膀上的那一只也振翅窜上半空,追逐着伙伴快意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