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值钱的于阗人(第2 / 4页)
大宋是制定了等级制度,但是至少大宋的治下还有安全可言,还有规矩
年轻人悉数参军,妇孺,老人,也都免费出工,他们几乎一刻不停,平整土地,修建房屋,建造城墙,打造兵器……
能干什么就干什么,绝不偷懒。
他们已经把自己的命运和大宋牢牢绑在了一起,只要西域都护府在一天,他们就能做人上人,如果西域都护府完蛋了,他们的下场连以往都不如
从地狱爬到了天堂,没有人会愿意再受罪。
这就是吕惠卿和章敦设计这套等级制度的原因。
当官仓填满之后,才能拿到市面上出售。
如果是回鹘人,他们则需要缴纳三成的田赋。
显然,这又是个坑爹的政策。
稍微有点脑子的回鹘人都不会甘心盘剥,三成田赋,一成人头税,他们收获的四成都要交给都护府,这不是要命吗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只有如此,大宋才能获得一批最廉价的忠诚子民
有人要问了,那回鹘人不会嫉恨大宋吗?
买通了一帮人,又得罪了另一帮人,背着抱着一样重,有什么价值啊?
这就是不清楚西域的状况。
哪怕最坏的规矩,也比没有规矩强。
吕惠卿充满了笑意,“当回鹘人觉察到吃亏的时候,他们就会把土地挂到于阗人和汉人的名下,躲避田赋,这样一来,西域就会出现一批地主和佃农。”
章敦补充道:“这就像大宋的士人和农夫一样,西域的百姓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让他们读书上进,然后演化成士农工商,短时间根本做不到。所以必须用血缘来区分人。只要这道令子落实下去,于阗人的身份一定会胜过黄金,他们一定会鼎力支持朝廷的”
虽然他们找到的于阗遗民只剩下一帮老弱妇孺,不过几千人而已。
但是这么多年,还有许许多多于阗人变成了奴隶,这段时间,大军不断出去扫荡,已经先后解救了两三千名于阗奴隶。
从最底层,一下子爬到了人上人,这些于阗百姓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