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赵大叔不冷静了(第2 / 4页)
推荐小说:
就拿幽州来说,防线北移之后,每年节省几百万贯养兵费用,同时纺织发展起来,又增加了3百万贯税收。
林林总总加起来,当年为了打幽州,投入的数千万贯军费,已经全部回本了。
再往下就是净赚
这可太了不起了。
要知道以汉唐兵锋之强,占领了那么多的土地,为什么到最后,全都要吐出去呢?
他们父子面对着历代的赵家先祖,格外志得意满。
收复幽州之时,赵祯就来过太庙祭奠。
这一次他又驾临太庙,大有一种睥睨一切的感觉。
太祖皇帝创立了大宋,功劳自然无人能及,可是赵大心心念念,也不过是收复燕云,结果还出师未捷。
至于赵二,倒是出师了,还出了两次,结果都惨败而回
说白了就是个成本精算。
打仗要花钱,掌控地盘要花钱。
比如打下来一大片土地,就要派文官,派武将,安排驻军,如果一年到头,收不上几万贯的税,反而要花费几十万贯的军费,还时时面对着异族攻击,要付出极大代价,长久下来,谁也受不了。
对于以农业为主的中原王朝来说,将国境推到长城一线,已经算是极限了。
因为长城是农牧分界线,在长城以南,适合农耕,种田交租,朝廷收税,可以支持驻军,再远就会不划算了。
传到了他爹赵恒,那就更不堪了,不但没敢打出去,还被人家打上门来,要不是寇准等人极力主战,他都要逃到江南去了,简直丢尽了脸面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是我赵祯
赵大叔充满了自豪,幽州回来了,西夏被打败了。
只要灭了西夏,大军进入西域,大宋立刻就能开疆拓土,扩展一倍疆域,直追汉唐盛世
更让赵祯欣慰的是大宋打仗,扩充疆土,并没有带来太多的负担,相反还促进了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