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忧国忧民老臣心(第2 / 3页)
他和王安石共事这段时间,已经看透了拗相公的为人,包拯实在是不希望他执掌政事堂。可一旦他成了国丈,就再也没人挡得住他。
“唉,二郎,到时候,怕是就需要你出头了。”
“我……”王宁安很为难,他是真不想卷入朝中的漩涡。他现在已经是西凉王,坐拥河西走廊。
下一步可以开拓西域,可以收复河套,他有太多能施展手脚的地方,被圈在京城里,太难受了。
要说大宋还有公心的臣子,包拯是一个,欧阳修绝对也是一个
只是醉翁因为被人家编排诬陷,弄得心灰意冷,退出了政坛,专心学问。
这个要命的关头,如果能请出欧阳修,的确是一步妙棋。
首先欧阳修江湖地位足够,王安石进京,还是欧阳修帮忙的。有醉翁掌舵,绝对能压得住王安石。
其次,醉翁在庆历新政的时候,便是朝中重臣,和赵祯关系亲密,深得信任,正好能托付大事。
王宁安笑道:“老大人,贾相公和我们家的确是姻亲,只是说穿了,互相利用而已,当不得真。到了真正关头,我宁愿相信老相公一般的至诚君子,也不愿意相信那位老太公”
难得,包拯会心一笑,“贾昌朝醉心权力,为人奸猾摇摆,如果是太平盛世,他接首相,二郎盯着他,也不至于出问题。可如今风雨飘摇,新旧交替,一旦让贾昌朝掌权,他势必兴风作浪,耍弄权术……而政事堂之中,权柄都在王安石的手里,到时候贾昌朝一定会收拾王安石的。他们两个,就好像老叟戏顽童,十个王安石,也斗不过一个贾昌朝,新法肯定要受阻。”
王宁安点头,他也是这么看的。
“老相公,既然如此,让王安石接首相呢?”
“更不妥。”包拯忧心道:“王安石才略是有的,可是他这个人,性格孤傲,又爱钻牛角尖儿,只可为将,冲锋陷阵,不能为帅,执掌全局,如果大宋的朝政都落到他的手里,一定会出大乱子。眼下有老夫,和圣上在,等于多了两把锁,王安石不至于胡来,可是老夫不成了,圣上……唉,到时候王安石执掌政事堂,唯恐二郎也约束不住他,就要坏大事了。”
王宁安想了想,立刻道:“我会去说服醉翁,让他出山……只是以醉翁的性格,只怕新君登基之后,就会立刻请辞,他之后,怕是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王宁安压低了声音,“老相公,你或许不知道吧太子瞧上了王安石的小女儿,有意娶她为太子妃,日后王安石就是国丈了。”
“啊”
包拯脸色大变,剧烈咳嗽。
王宁安急忙给他喂了一口参汤,半晌,老相公才缓过来。
包拯摇了摇头,真是天意弄人啊
不得不说,包拯看得够准
历史上,神宗刚刚二十岁,赏识王安石的才华,便迅速将朝政托付给王安石,结果拗相公折腾了几年下来,大宋的财政虽然有所好转,但是新旧党争,互相倾轧,弄得天翻地覆,不可收拾,的确,让王安石掌舵,实在是太危险了。
“老相公,既然他们都不成,那谁能接任呢?文宽夫,或者宋公序?”
“他们还不如贾昌朝呢”包拯沉吟道:“如果二郎能说动醉翁,让他主持政事堂,或许还能成。”
王宁安吸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