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产业升级(第2 / 4页)
苏轼看完之后,兴奋地不知所措。
不过最难的一步走出来了,剩下的就算再难,也不是问题。
因为有了成品,证明了可行之后,各种资金、人才都会蜂拥而至,帮助他们克服一切困难。
在蒸汽机出现之前,最复杂的机器也不过几十个零件而已,可是蒸汽机出现了,一列火车的零件至少上千个之多
而且涉及到了不同种的材料,完全不同的工艺,需要加工,进行组装,验证,正式投入使用,还要有人维修保养……整个产业链运转起来,需要的工人增加了何止百倍
其实在蒸汽机出现之前,根本不能称之为工业,最多就是家庭手工作坊的程度。
“城市能提供的工作机会,本来就有限,岂能要多少有多少,我又不是财神爷,可以满世界撒钱。”
苏轼嘿嘿笑道:“满世界撒钱也没用,你不是讲过吗,货币的价值在于交换,如果没有商品,光是有货币,货币就连石头都不如”
王宁安点了点头,“好啊,你还是个好学生那我再教你一样东西”
“什么?”苏轼好奇道。
“产业升级”
哪怕王宁安推动标准化,发展出几千人的军工厂,但本质上,只是把一个个的家庭作坊串简单联到一起而已,如果拆开,他们依旧能自行运作。
就像那些纺织作坊,你有一千张织机,还是一万张织机,只要拆分开,每个织工都能织出完整的布匹。
只是蒸汽机出现之后,情况完全改变了。
要制造一台蒸汽机,家庭作坊完全是不成了,必须要上百个工人,如果要制造火车,铺设铁轨,需要的工人就更加惊人,几万,几十万……简直能增加到天文数字
现在的流民不是多么,只要围绕着蒸汽机的工业体系运转起来,能够轻松消化掉所有的劳动力。
……
王宁安带着苏轼,见识了蒸汽机的庐山真面目。
自从第一次拉着三节车厢成功之后,许阳他们更加忙绿,蒸汽机还要继续改进,提高效率,另外火车的速度慢,噪声大,必须想办法解决。
还有铁轨容易变形,需要更优质的钢材。
千头万绪,丝毫不比之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