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将门 > 第861章 文彦博的挑衅

第861章 文彦博的挑衅(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文彦博看得都目瞪口呆,惊得眼珠子溜圆儿

老文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工厂机器的威力。

他粗略估算了一下,三座工厂,每个月开足马力,昼夜不停织布,每个月能织出18万匹,到年底就是54万匹,比起预估的还要多4万匹

天竺那边的订单算是够用了……文彦博抓住胡须,微微思索,织出了这么多棉纱,下一步还要扩大规模,另外呢,还要增加染坊……对了,关口还是棉花要够用……明年要全面改种棉花,要力推下去,整个京东路,都要种植棉花。

还有,应该向西京银行借款,肥水不流外人田,有钱大家一起赚……不得不说,文彦博观察了王宁安这么久,算是把他的那点本事都学来了,连用金融扶持产业都会玩了,试问,王宁安还剩下什么了不起的本事?

其实每年国库的收入是不少,但是需要花钱的地方还是太多,太多。

各地要修道路,修桥梁,还要挖井,修沟渠,打井……这些工程,都要花费巨资,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回投入。

还有一些工程,比如军营啊,城墙啊,仓库啊等等,根本永远收不回来。这些建设当然会增强国力,但是算在户部的账上,就是每年赤字,财政压力巨大,户部叫苦不迭,弄得王宁安都有点喘不过气来。

其实当初提议,发展棉纺的时候,王宁安是想从朝廷出钱,补贴棉农的,可问题是要钱的人太多了,幽州和西北有牧民,东南有桑农,光是给棉农钱,说不过去……索性,只能交给下面的人去闯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只有坐在了这个位置上,才知道担子有多重。

儿子说得对,就应该让天下人看看,尤其是让皇帝看看,我文彦博的本事

……

老文信心满满,把王宁安和赵曙接到了济州,因为是微服而来,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礼数,赵曙歇了半天,就迫不及待到了棉纺工厂。

离着厂区老远,就看到了浓烟滚滚,呛得人直咳嗽。

也正因为如此,济州和兖州的实验都显得非常重要。

大宋太需要拓宽财路的办法了。

他们第一站,就到了济州。

在两个月前,文彦博就亲自赶了过来,督收棉花,转卖给工厂,协调各方,尤其是调节纺织机器,培养工人……大约在20天之前,济州一共3座棉纺工厂运作起来。

蒸汽机驱动,机器运转起来,锭子飞速转动,眼看着棉线就纺出来了,然后从棉线变成棉纱,布匹就跟流水似的,哗哗流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