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种家军之变(第3 / 4页)
正因为小小的心结,制约了种家的发展。还有,在横山之战以后,种家收编了许多党项武士,光是山跋子就有三千多人,成为种家手里的王牌。
……
现在要裁军,要分田,怎么裁?怎么分?
显然,种家军的汉人,肯定主张田都归他们,党项人本来就是招抚的蕃兵,凭什么分田?可党项人也能同意啊,他们替大宋打仗,出生入死,有了好事情,凭什么不分给他们
党项人又只会放牧,他们肯定想要更多的牧场,光是如何划分,就会让人脑袋炸了;这还不算完,因为以种家在延安府等地的土地,最多能安置10万人,还有10万人,需要朝廷帮忙处理。
“西凉王蓄养效用士不过十多年而已,他们家控制并不严密,效用也不全是私兵,多一半都在替朝廷戍边,而且王家也没有那么复杂的关系……说裁就裁了,而且西凉王也有办法,往西域安排,往渤海安排,还有禁军,还有那么多的产业,回旋余地太多了,我们比不来的”种诂叹息。
种谔也道:“我们连折家都比不了,折家虽然是鲜卑后裔,但是居住府州,已经几百年,他们和契丹打过,和西夏打过,多年来,是铁板一块,只要上面狠下了心,也就裁掉了,而且还有西凉王的协助,那就更容易了。”
说到了种家,三兄弟都有些为难。
老爷子种世衡创立了种家军,传到现在,也有几十年了。
种家军从一开始,就包括了不少党项人。
折家军因为汉化足够,和汉人几乎没有区别,人数又少,安置起来容易,送到渤海国,也没有问题。
可种家手上的党项兵怎么办?
朝廷不可能信任他们,而且他们也不信任朝廷,要是把他们外调,立刻就会造反作乱
“尾大不掉啊”
种诂脸色难堪,“别说外调了,就算分田,朝廷都不能答应,最多是给点钱,直接遣散。”
李元昊的造反,并不是所有党项人都支持的,甚至有很多人,加入大宋一边,和西夏征战,屡立战功。
种家一直在平衡蕃汉两股力量,做得很辛苦。
所以从外面看,都是种家军,但实际情况,远比想象要复杂。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横山之战,种家军是随着两个钦差出兵的……很显然,种家和王宁安的关系并不是亲密无间,他们中间有裂痕,或者说是俞亮情节吧
我们种家发达的比你们早,实力也不弱,凭什么王家呼风唤雨,我们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