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33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 / 3页)
张梅婷侃侃而谈,没有丝毫卡壳。接下来,她便把昨天晚上和陈二饼商量好的“三把火”给点着:
首先,是改善镇干部职工的伙食。张梅婷提议,从现在开始,镇干部职工的伙食费标准,由原来的每餐三元,提高为每餐五元。其中,干部职工个人每餐出两元的标准不变,只是把镇里原先的每餐补助一元,提高到每餐补助三元。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未能饱肚,饥必生乱。如果镇里的干部职工连饭也吃不好,那他们肯定会想尽千方百计下村里去找饭吃,或者借着下城办事、开会的理由,赖在县城的家里。人都不在镇里,你怎么指望他去做事呢!”
张梅婷还规定,镇里的班子成员,包括书记和镇长,一律不能在厨房开小灶,大家要和镇里的其他干部职工一样,吃同样的饭菜。
“无论是哪个班子成员,都不能插手镇里厨房的采购。厨房要买什么米,要买什么菜,全部由厨房的师傅做主。如果五元的标准还吃不好的话,再找厨房的原因。”
讲到这里,胡布伟喝了口茶,戛然而止,没有继续讲下去。
“后来呢?那个农民找到何书记没,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张梅婷见没有后文,她也是对这个故事挺感兴趣,想知道个究竟。
“张书记,其实,这个农民,是何端平的亲哥哥,他是因为家里的母亲病了,要找弟弟送母亲去医院看病。可谁知道弟弟这么能摆谱,亲哥哥叫弟弟的名字都生气。据说,何端平在房间里还训斥自己的哥哥:自己人都不叫书记,那你还指望别人叫啊!”
胡布伟得意洋洋地讲着这个故事,却一时没有想到,张梅婷现在也是党委书记,胡布伟说这个笑话,会不会在影射张梅婷呢!
还好,张梅婷是个聪明、大方的人,只见她深有感触地说:
张梅婷对镇里的情况一无所知,大家一听她的发言,就知道,这肯定是陈二饼的提议。不过,这个提议还真的不错。大家天天下村里吃饭,常常会招来群众的非议,很多村民一见到镇里的干部,老远就说“那些吃冤枉的人又来了”。
如果镇里的伙食好,谁还愿意去村里吃饭啊!不说别的,但是村里吃个午饭要等到中午一点多钟,就让不少镇干部饿扁肚子,还耽误午休的时间。
“是啊!刚才那个村民一口一个‘二饼’地叫我们的陈镇长,可陈镇长却丝毫没有生气,反而和气地和对方说话。这样的同志,是好同志啊!我提议,以后我们班子成员之间,可以直接称呼名字,不必拘礼。你说是吗?二饼。”
“是!我觉得梅婷书记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同志之间,可以直呼其名。但我还是觉得,女同志直接叫名字不合适,我还是叫你梅婷书记吧!”
陈二饼的脑瓜子真灵活,马上想出这么一个称呼,既亲切,又尊重。其实,就算张梅婷口上说让大家直接叫她的名字,可谁有这么大胆,敢直接叫书记的名字呢!
大家八卦完这件“要端回家里端”的奇闻轶事后,开始开会。
“我感觉我们今天开会很有乐趣啊!这么多好玩的、好听的事情发生。这也许也意味着,我们的工作也是有趣的。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手,我和二饼镇长都是新上任的。我们也觉得,很有必要烧几把火。昨天晚上,我和二饼镇长商量了一下,决定先烧这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