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的一些历史人物介绍(第2 / 3页)
推荐小说:
安禄山(叛唐)
史思明(叛唐)
黑齿常之(朝鲜)
高仙芝(高句丽)
李光弼(契丹)
安史之乱才是大唐失去对西域控制的主要原因,恒罗斯之战在我看来不过就是一场边境冲突。没错就是边境冲突。百度百科上面写大唐远征军能有18000---24000人,我觉得这里面至少一大半都是仆从军和民夫。真正的大唐主力应该不会超过10000人,因为安西西镇没有那么多士兵。
在我的小说里面有一段写的清楚,天宝元年北庭有兵两万,安西有兵两万四。高仙芝是安西四镇大都护(节度使),他的最大调派兵力不会超过两万五千人。而且大唐的主要对手一直都是吐蕃,怎么可能抽掉所有安西精锐去跟大食打的你死我活?
所以我估计那大唐的两万人里面,至少能有一万以上是民夫一样的存在。别说大唐根基,就连安西的根基都没有受到损害。因为仅仅在恒罗斯之战的两年后的753年,封常清就率军进攻大勃律国大败大勃律,仅仅两年大唐就开始继续对外扩张,所以安西的战斗力根本就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至于安史之乱有人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话,他们可能没有想到大唐从建国到灭亡,主力将领里面能有一小半都是外族之人,他们都为大唐的繁荣立下了不少的战功。不能因为有两个叛唐的人,就抹杀其它外族将领的功劳。
李思摩(阿史那思摩,“颉利”可汗的兄弟,突厥)
契必何力(回纥)
仆固怀恩(铁勒)
阿跌光进(浑)
阿史那社尔(突厥贵族)
执失思力(突厥)
斛瑟罗(突厥)
阿史那弥射(突厥)
哥舒翰(突厥)